洞里龙儿娇郁律,山前童子喜徘徊
出处:《海上相逢赵同》
唐 · 吕岩
南宫水火吾须济,北阙夫妻我自媒。
洞里龙儿娇郁律,山前童子喜徘徊。
洞里龙儿娇郁律,山前童子喜徘徊。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宫:古代宫殿名,这里可能象征困难或挑战。水火: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或矛盾。
须济:必须解决。
北阙:古代皇宫门外,象征朝廷或重要人物。
夫妻:这里可能指国家或民众。
我自媒:自己担当媒介或调解者。
洞里龙儿:比喻有力量或神秘的人物。
娇郁律:娇嫩而充满活力。
山前童子:年轻的乡间孩子。
喜徘徊:欢喜地来回走动,表示期待或好奇。
翻译
我要去南宫解决水火问题,自己担当起北方夫妇的中介角色。洞中的小龙儿娇媚可爱,山前的少年欢喜地来回走动。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岩的《海上相逢赵同》。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古典文学中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赞美。
“南宫水火吾须济”一句,通过对南宫水火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困难险阻必须要去解决、渡过的情怀。这里的“南宫水火”很可能是比喻,用来指代某种艰难或灾害,而“我须济”则显示出诗人面对挑战时坚定的决心和勇气。
“北阙夫妻我自媒”一句,画面感非常强烈。“北阙”通常是指皇宫前面的广场,这里可能暗示着一种隆重或者庄严的氛围。而“夫妻我自媒”则传达出诗人对于和谐美好的关系的追求或赞扬。在古代文化中,夫妻和睦往往被视为社会和谐的缩影。
接下来的两句,“洞里龙儿娇郁律,山前童子喜徘徊”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代表着力量、神秘与吉祥,而“娇郁律”可能暗示了某种规律或节奏,被赋予一种生命力和美感。“山前童子喜徘徊”则展现了一个纯真无邪的场景,孩子在山前自由嬉戏,透露出一股清新的生活气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语言运用上也体现了古典诗词特有的意境美和音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