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惊飞堕伤雁,狂走迷痴麇全文

惊飞堕伤雁,狂走迷痴麇

宋 · 苏轼
丁女真水妃,寒山便火耘。
陨霜知已杀,坯户听初焚。
束缊方熠耀,敲石俄氤氲。
落点甘泉烽,横烟楚塞氛。
穷蛇上乔木,潜蛟蹑浮云。
惊飞堕伤雁,狂走迷痴麇
谷蛰起蜩燕,山妖窜夔羵。
野竹爆哀声,幽桂飘冤芬。
悲同秋照蟹,快若夏燎蚊。
火牛入燕垒,燧象奔吴军。
崩腾井陉口,万马皆朱幩。
摇曳骊山阴,诸姨烂红裙。
方随长风卷,忽值绝涧分。
我本山中人,习见匪独闻。
偶从二三子,来访张隐君。
君家亦何有,物象移朝曛。
把酒看飞烬,空庭落缤纷。
行观农事起,畦垄如缬纹。
细雨发春颖,严霜倒秋蕡。
始知一炬力,洗尽狐兔群。

拼音版原文

dīngzhēnshuǐfēihánshān便biànhuǒyún

yǔnshuāngzhīshātīngchūfén

shùwēnfāngyàoqiāoshíéyīnyūn

luòdiǎngānquánfēnghéngyānchǔsāifēn

qióngshéshàngqiáoqiánjiāonièyún

jīngfēiduòshāngyànkuángzǒuchījūn

zhétiáoyànshānyāocuànkuífén

zhúbàoāishēngyōuguìpiāoyuānfēn

bēitóngqiūzhàoxièkuàiruòxiàliáowén

huǒniúyànlěisuìxiàngbēnjūn

bēngténgjǐngxíngkǒuwànjiēzhūfén

yáoshānyīnzhūlànhóngqún

fāngsuíchángfēngjuànzhíjuéjiànfēn

běnshānzhōngrénjiànfěiwén

ǒucóngèrsānlái访fǎngzhāngyǐnjūn

jūnjiāyǒuxiàngcháoxūn

jiǔkànfēijìnkōngtíngluòbīnfēn

xíngguānnóngshìlǒngxiéwén

chūnyǐngyánshuāngdǎoqiūfén

shǐzhījìnqún

注释

女真:古代民族名。
水妃:对水神的尊称。
陨霜:降落的霜冻。
坯户:未完工的房屋,这里指屋檐。
束缊:捆束的草把。
熠耀:明亮燃烧。
烽: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烟火。
氛:气氛,景象。
谷蛰:动物冬眠。
井陉口:地名,古代战略要道。
朱幩:红色的马饰,代指战马。
烂红裙:形容色彩鲜艳的裙子。
绝涧:深谷,断崖。
匪独闻:不只是听说。
张隐君:隐士,姓张的人。
物象移朝曛:景象变换,如同早晨的阳光。
飞烬:飞舞的灰烬。
农事:农业生产。
缬纹:彩色花纹,比喻田垄的图案。
春颖:春天的幼苗。
秋蕡:秋天的果实。

翻译

冰霜中的女真水神,寒冷山岭上她用火耕田。
霜降已知寒冬酷烈,屋檐下听见柴火初燃。
捆束的草把瞬间明亮,敲击石头升腾起烟雾。
烽火落在甘甜泉水边,楚塞上空弥漫着战火烟尘。
困蛇爬上高大树木,潜藏的蛟龙踏云而行。
受惊的飞雁跌落受伤,狂奔的麋鹿迷失方向。
谷底蛰伏的蝉燕苏醒,山妖逃窜在夔羵间。
野竹发出哀鸣声,幽静的桂树飘散冤魂之香。
悲伤如同秋日照蟹,快意如夏日焚烧蚊虫。
火牛冲入燕国营垒,烽火象象征吴军败退。
井陉口战事激烈,万马披红如火。
骊山阴处战旗摇曳,贵妇们红裙灿烂。
正随长风吹动,忽然遇到断崖分岔。
我本山中之人,见过此景并不稀奇。
偶然与友人来访,拜访张隐士。
你家中又有什么?景象已换晨曦。
举杯观飞舞的灰烬,庭院中落叶纷飞。
行走间看到农事兴起,田垄如彩带般斑斓。
细雨催生春苗生长,严霜压倒秋实。
始知一把火的力量,能驱赶狐狸兔子群。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名为《云龙山观烧得云字》。诗中通过对云龙山火烧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力量的赞叹以及对生命力和破坏力的深刻领悟。

"丁女真水妃,寒山便火耘。陨霜知已杀,坯户听初焚。" 这几句以生动形象描绘了云龙山火烧的情景,其中“丁女”、“真水妃”等词汇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而“寒山便火耘”则直接展示了山火的猛烈与恐怖。

"束缊方熠耀,敲石俄氤氲。落点甘泉烽,横烟楚塞氛。穷蛇上乔木,潜蛟蹑浮云。惊飞堕伤雁,狂走迷痴麇。谷蛰起蜩燕,山妖窜夔羵。" 这段诗句继续描绘火灾的景象和生灵在火中的挣扎,与前文相呼应,增强了画面的宏大与动感。

"野竹爆哀声,幽桂飘冤芬。悲同秋照蟹,快若夏燎蚊。火牛入燕垒,燧象奔吴军。崩腾井陉口,万马皆朱幩。摇曳骊山阴,诸姨烂红裙。" 这部分诗句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威力与人类社会的喧嚣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于天地间力量的敬畏之情。

"方随长风卷,忽值绝涧分。我本山中人,习见匪独闻。偶从二三子,来访张隐君。君家亦何有,物象移朝曛。把酒看飞烬,空庭落缤纷。" 这几句诗转换了语境,从对自然力的观赏转向与友人的相聚,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自得。

最后,"行观农事起,畦垄如缬纹。细雨发春颖,严霜倒秋蕡。始知一炬力,洗尽狐兔群。" 这部分诗句则描绘了一种在大自然中寻找平和与宁静的意境,通过对农事、四季变化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流转与力量净化的深刻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意象,将火灾这一自然现象转换为一种文化和哲学的思考,展现了苏轼在文学上的高超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