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宴坐分身应十方,不取涅槃自饶益全文

宴坐分身应十方,不取涅槃自饶益

宋 · 黄庭坚
能以一切声闻佛,能以法忍出世法。
宴坐分身应十方,不取涅槃自饶益
伏住泥沙观止水,中有菩萨清凉月。
无明风起作浪波,方会如来同觉海。

注释

声闻:指通过听闻佛法而达到悟道的人。
法忍: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宴坐:静坐冥想。
十方:四面八方,此处指宇宙各处。
涅槃:佛教中指解脱生死的最高境界。
伏住:静观不动。
泥沙:比喻世俗烦恼。
止水:平静如镜的水,象征心境宁静。
菩萨:修行者,有觉悟但还未成佛的人。
清凉月:比喻菩萨的智慧和慈悲。
无明:佛教中的无知或迷惑。
如来:佛陀的尊称。
觉海:觉悟的海洋,象征智慧的广大。

翻译

能够成就一切声闻佛的境界,能够实践佛法并超越世间法。
静坐时分身显现于四方,不追求涅槃,却自我受益。
在寂静的泥沙中观察止水,其中映照着菩萨的清凉月光。
当无明烦恼像风起波澜,才能理解如来的广大智慧海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南山罗汉赞十六首》中的第六首,通过对罗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罗汉们的修行境界和智慧。诗中首先赞美罗汉能够超越声闻佛的境界,领悟并实践佛法的最高忍辱境界。"宴坐分身应十方"一句,形容罗汉静坐之中能感应到宇宙四方,体现了他们的神通广大。

接着,诗中将罗汉比喻为"伏住泥沙观止水"的菩萨,暗示他们能洞察事物本质,如同止水般平静,内心清凉如月。"无明风起作浪波"则象征烦恼和迷惑的波动,而罗汉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不受其影响。

最后,诗人以"方会如来同觉海"作结,表达罗汉与佛陀一样的觉悟,他们的智慧如同大海一般深广。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赞扬了罗汉们的修行成就和超然智慧,体现了禅宗崇尚的静心与觉悟的主题。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