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赖相可否,盐梅助咸酸
出处:《次韵令德答天启》
宋 · 陈渊
小栟妙语言,下笔初无难。
曹郎更精深,一字不苟安。
我师陶靖节,亦未游其藩。
但觉万仞渊,中有蛟龙蟠。
人言失故步,乃在学邯郸。
平淡恐未臻,先作郊岛寒。
古来文墨士,十九姓字漫。
尚赖相可否,盐梅助咸酸。
曹郎更精深,一字不苟安。
我师陶靖节,亦未游其藩。
但觉万仞渊,中有蛟龙蟠。
人言失故步,乃在学邯郸。
平淡恐未臻,先作郊岛寒。
古来文墨士,十九姓字漫。
尚赖相可否,盐梅助咸酸。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陈渊所作,名为《次韵令德答天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探讨了文学创作与学习的过程,以及文人墨客在艺术追求中的自我定位与社会评价。
首先,诗人以“小栟妙语言,下笔初无难”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初学者在文学创作时的轻松与流畅,暗示了写作的天赋与自然流露。接着,“曹郎更精深,一字不苟安”则强调了文学作品的精炼与严谨,通过对比,突出了文字背后深邃的思考与精心的雕琢。
“我师陶靖节,亦未游其藩”一句,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大师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文学道路上的探索与追求。接下来,“但觉万仞渊,中有蛟龙蟠”运用比喻手法,将文学创作比作深不可测的深渊,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想象与情感,犹如蛟龙般潜藏其中,生动展现了文学创作的深邃与复杂。
“人言失故步,乃在学邯郸”则反映了在文学创作中,人们可能会因模仿而失去自我特色,强调了创新与个性的重要性。随后,“平淡恐未臻,先作郊岛寒”进一步阐述了文学作品的风格追求,指出平淡并非易至,需要从模仿郊寒岛瘦的风格开始,逐步达到更高的境界。
最后,“古来文墨士,十九姓字漫”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感慨,指出他们虽然才华横溢,但往往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诗人提醒后世,应当珍视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尚赖相可否,盐梅助咸酸”则以调味品为喻,强调了文学批评与评价的重要性,它们如同盐梅,能够调和作品的味道,使之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陈渊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也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学大师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后世文人的期许与指导。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诗人在字里行间传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独到理解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