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斋竟日少淹留,好事偏能载酒游
出处:《陈膳部子寿朱计部子得携酒见过得留字》
明 · 欧大任
茅斋竟日少淹留,好事偏能载酒游。
杞梓荆南逢此客,琳琅湘北似清秋。
谈深云起三千牍,歌后凉生十二楼。
便作禽鱼濠濮想,吏情何处是沧洲。
杞梓荆南逢此客,琳琅湘北似清秋。
谈深云起三千牍,歌后凉生十二楼。
便作禽鱼濠濮想,吏情何处是沧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陈膳部与朱计部两位友人携酒来访的情景,展现了主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以“茅斋”开篇,点明主人居住环境的简朴,但“少淹留”的描述却透露出主人热情好客的性格,即使在简陋的居所也愿意接待朋友,共度美好时光。
接着,“好事偏能载酒游”一句,既表达了主人对友情的重视,也暗示了两位访客的不俗品味。他们不仅带来了美酒,还带来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杞梓荆南逢此客”,将访客比作珍贵的木材,寓意着他们的到来为主人的生活增添了光彩,如同稀世之宝。
“琳琅湘北似清秋”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访客的到来比作湘北的清秋,既赞美了访客的高雅气质,也渲染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下来,“谈深云起三千牍”描绘了交谈深入时,仿佛云层聚集,知识和智慧如同无数卷书一般涌现,体现了主人与访客之间思想交流的丰富和深刻。
“歌后凉生十二楼”则通过歌声之后,凉意从十二楼弥漫而出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聚会后的愉悦和轻松,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最后,“便作禽鱼濠濮想,吏情何处是沧洲”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将自己想象成禽鸟或游鱼,在濠濮之间自由自在,远离官场的束缚,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与友人相聚的温馨场景,以及对友情、生活品质和内心自由的追求,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活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