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鹿定应邻左计,莼鲈端是待西风
出处:《寄胡教授二首 其二》
宋 · 岳珂
浔阳江上无毡客,别后音书杳未通。
蕉鹿定应邻左计,莼鲈端是待西风。
谩怀离思人犹远,欲寓吟情句未工。
朝列鹓鸿问消息,一笺莫靳寄诗筒。
蕉鹿定应邻左计,莼鲈端是待西风。
谩怀离思人犹远,欲寓吟情句未工。
朝列鹓鸿问消息,一笺莫靳寄诗筒。
注释
浔阳江:长江边上的浔阳城。毡客:有毡帐的游子或商人。
杳未通:音信不通,联系不上。
蕉鹿:比喻虚构或难以捉摸的事物。
左计:邻近的计划或打算。
莼鲈:代指故乡的美食。
待西风:期待秋天的到来。
谩怀:空自怀想。
吟情:诗歌的情感。
句未工:诗句尚未完善。
鹓鸿:古代比喻朝中官员,如凤凰和鸿雁。
消息:打听消息。
一笺:一封信。
诗筒:古代传递书信的竹筒。
翻译
在浔阳江边没有毡帐的旅人,分别后音信全无,了无踪迹。想必你在隔壁计划着寻找像芭蕉和鹿一样的生活,而我期待着西风带来故乡莼鲈的美味。
满怀离愁却人隔遥远,想要寄托在诗句中表达,却发现语言还未足够精炼。
早晨排列成群的高贵之鸟(指朝臣)中,我询问你的消息,一封书信,请不要吝啬,放入诗筒寄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岳珂写给胡教授的第二首寄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难以言表的离愁。首句“浔阳江上无毡客”描绘了浔阳江边的寂寥景象,暗示了与胡教授的分离使这里失去了往日的热闹。次句“别后音书杳未通”直接表达了两人通信的断绝,流露出对友情的担忧。
第三句“蕉鹿定应邻左计”运用典故,暗示胡教授可能在忙碌中忽略了与诗人的联系,如同《庄子》中的“蕉鹿梦”,暗指友人是否也在为生活琐事所困。第四句“莼鲈端是待西风”则借莼鲈之思,期待着秋天的到来,寓意对相聚的期盼,同时也暗示了对故乡的怀念。
第五句“谩怀离思人犹远”进一步深化了思念之情,诗人虽然满心离愁,但友人仍遥不可及。最后一句“欲寓吟情句未工”表达了诗人想通过诗歌传达情感,却苦于找不到恰当的词句,体现了创作的困境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胡教授的深深挂念以及对友情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