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章论致旱,槩斥政事臣
出处:《恤旱》
明 · 杨士奇
台章论致旱,槩斥政事臣。
泾渭无分别,包容荷帝仁。
泾渭无分别,包容荷帝仁。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恤旱(其三)》。诗中以“台章”开篇,暗指朝廷的议论和决策,接着提到“致旱”,即干旱现象,暗示了与政治治理有关的问题。诗人通过“槩斥政事臣”表达了对执政者的批评,认为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应更加关注民生,尤其是面对自然灾害如干旱时,更需审慎行事。
“泾渭无分别,包容荷帝仁”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泾渭”分别比作清浊两水,象征着政治清明与腐败的区别。诗人强调,无论政治环境如何,执政者都应秉持仁德之心,公正无私地治理国家,不因个人利益而偏私,不因外界压力而妥协。这不仅是对当权者的劝诫,也是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政治清明和社会公正的追求,以及对执政者应负起责任、关注民生的期待。在表达上,既有对现实问题的针砭,也有对理想境界的憧憬,展现了深厚的政治情怀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