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明月为谁好,更有澄江销客愁
出处:《舟中集杜句》
明 · 王弘诲
杖藜徐步立芳洲,天入沧浪一钓舟。
花萼夹城通御气,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知明月为谁好,更有澄江销客愁。
李杜齐名真忝窃,何时更得曲江游。
花萼夹城通御气,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知明月为谁好,更有澄江销客愁。
李杜齐名真忝窃,何时更得曲江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处舟中的心境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首联“杖藜徐步立芳洲,天入沧浪一钓舟”,开篇即以“杖藜”、“芳洲”、“沧浪”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手执藜杖,缓缓行走在充满花草香气的小洲上,抬头望向那融入苍茫水面的钓舟,画面静谧而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泊之情。
颔联“花萼夹城通御气,石门斜日到林丘”,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视线从水面转向陆地。想象中,花萼环绕的城墙连接着帝王的行宫,而夕阳斜照下的石门则映照出一片宁静的山丘。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暗含着对历史与权力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颈联“不知明月为谁好,更有澄江销客愁”,转而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面对皎洁的明月,诗人不禁思考:这美好的月色是为谁而设?随后,他提到清澈的江水能化解旅人的愁绪,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和对心灵慰藉的渴望。
尾联“李杜齐名真忝窃,何时更得曲江游”,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与李白、杜甫并列,实感惭愧,表达了对两位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再次游览曲江(唐代长安城内的皇家园林)的期待,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