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杪灯火夕,云端钟梵齐
出处:《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
唐 · 孟郊
山中琉璃境,物外琅琊溪。
房廊逐岩壑,道路随高低。
碧濑漱白石,翠烟含青蜺。
客来暂游践,意欲忘簪圭。
树杪灯火夕,云端钟梵齐。
时同虽可仰,迹异难相携。
唯当清宵梦,髣髴愿攀跻。
房廊逐岩壑,道路随高低。
碧濑漱白石,翠烟含青蜺。
客来暂游践,意欲忘簪圭。
树杪灯火夕,云端钟梵齐。
时同虽可仰,迹异难相携。
唯当清宵梦,髣髴愿攀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琉璃:形容清澈透明,如琉璃般美丽。琅琊溪:地名,可能指风景优美的溪流。
岩壑:岩石和山谷。
簪圭:古代贵族的饰品,象征地位和礼仪。
梵:佛教用语,指僧侣诵经的声音。
髣髴:仿佛,隐约。
翻译
山中的琉璃仙境,世外的琅琊溪流。房屋走廊依附于山谷沟壑,道路随着地势起伏弯曲。
碧绿的溪水冲刷着洁白的石头,翠绿的烟雾中蕴含着青色的虹霓。
客人来访暂时停留,心志想要忘却尘世的礼仪和权贵。
树梢上闪烁着夜晚的灯火,云端传来悠扬的钟声和梵唱。
虽然时间相同,但我们的足迹各异,难以同行。
只能在清冷的夜晚梦境中,模糊地希望能攀登那遥远的仙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仙境般的山中风光,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怀融为一体。"山中琉璃境"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如同琉璃世界般神奇的场景,而"物外琅琊溪"则点出了这溪水超凡脱俗,仿佛存在于世间之外。
房廊和道路随着岩石的高低起伏,展现出山中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碧濑漱白石"中的"碧濑"形容溪水清澈如碧玉,而"翠烟含青蜺"则描绘了绿意盎然的烟雾缭绕着远处的青山。
诗人通过"客来暂游践,意欲忘簪圭"表达了对这片美景的向往和留恋之情。"树杪灯火夕"和"云端钟梵齐"则是夜晚的景象,其中"树杪灯火"可能指的是山中的寺庙或住所,点缀着淡淡的灯光,而"云端钟梵齐"则描绘了远处佛寺中传来的清幽的钟声。
最后两句"时同虽可仰,迹异难相携。唯当清宵梦,髣髴愿攀跻"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渴望,即便是身处相同的时代,也难以与之并行,只能在夜深人静时通过梦境来追寻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