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可惜亡三箧,安能读一箱全文

可惜亡三箧,安能读一箱

出处:《理故书二首 其一
宋 · 刘克庄
轴犹插高架,檠已弃低墙。
可惜亡三箧,安能读一箱
自惭伯仁退,不及阿宜长。
但忆初强记,谁知晚健忘。

翻译

书架依然竖立,檠台已被遗忘在矮墙边。
可惜丢失了三大箱书籍,怎能再打开一箱阅读。
我自感羞愧,如同伯仁退缩,不如阿宜年长时的坚持。
只能回忆起当初的记忆力强,却不知晚年记忆力衰退。

注释

轴:书架。
犹:仍然。
插:竖立。
高架:高大的书架。
檠:灯架或读书用的支架。
已:已经。
弃:抛弃。
低墙:矮墙。
亡:丢失。
三箧:三大箱书。
安能:怎能。
一箱:一箱书。
惭:感到惭愧。
伯仁:比喻有才华的人。
退:退缩。
阿宜: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指代有毅力的人。
长:长久坚持。
忆:回忆。
初:当初。
强记:记忆力强。
晚:晚年。
健忘:记忆力衰退。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理故书二首(其一)》。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颇具深意。

"轴犹插高架,檠已弃低墙。" 这两句描绘出一种书籍被废置的情况,轴是古代竹简或木简的承接部分,而檠则是收纳文书的器物。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现了书籍由原来的尊贵与重视到现在的冷落弃置。

"可惜亡三箧,安能读一箱。" 这里“三箧”指的是大量的书籍,而“一箱”则是极少量的书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失去大部分藏书的遗憾和难过,同时也强调了即便剩下很少的书籍,读起来也是不易的事情。

"自惭伯仁退,不及阿宜长。" 这两句是诗人自嘲,对比古代圣贤之人,如孔子的弟子伯仁、阿宜等,他们的学问和德行都相当高尚,而自己则远远不如,表达了一种自卑和对先贤的敬仰。

"但忆初强记,谁知晚健忘。" 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年轻时记忆力强,能够牢记很多知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下降,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这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个人能力衰退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书籍的废弃和个人的学问之不足,更透露出时代变迁、个人境遇变化以及对于知识与记忆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