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有如乘风船,一纵不可缆全文

有如乘风船,一纵不可缆

唐 · 韩愈
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
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
寒鸡空在栖,缺月烦屡瞰。
有琴具徽弦,再鼓听愈淡。
古声久埋灭,无由见真滥。
低心逐时趋,苦勉祗能暂。
有如乘风船,一纵不可缆
不如觑文字,丹铅事点勘。
岂必求赢馀,所要石与甔。

翻译

秋夜漫长难至黎明,秋日阳光黯淡易逝。
我没有急切的追求,为何会有这样的遗憾。
寒冷的鸡儿徒然栖息,残缺的月亮频繁窥视。
我有琴却弦音微弱,再弹奏只觉更清淡。
古老的声音早已消亡,无法分辨真假。
我低眉顺从潮流,苦心努力也只是暂时。
就像乘风破浪的船,一旦放纵就无法挽留。
不如专注于文字,仔细校对字句。
何必追求多余的盈余,我只求石与瓦罐的满足。

注释

秋夜:夜晚。
晨:黎明。
苦易暗:阳光黯淡。
汲汲志:急切的追求。
憾:遗憾。
寒鸡:寒冷的鸡。
栖:栖息。
徽弦:琴弦上的徽记。
淡:清淡。
真滥:真假。
逐时趋:随波逐流。
缆:挽留。
觑:注视。
丹铅:红色和铅粉,指校对文字。
赢馀:盈余。
石与甔:石头和瓦罐,比喻基本生活需求。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夜难以入眠的秋夜之感,诗人通过对秋夜特有的景象和心境的刻画,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与无奈。首句“秋夜不可晨”即点明了时间的特殊性,以及这种时候的漫长与苦楚。接着,“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表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满,虽无过激之志,却有着难以释怀的忧愁。

“寒鸡空在栖,缺月烦屡瞰”则是对环境的观察,寒冷的夜晚,鸡已归巢,明亮的月光因为缺口而显得不完整,这些景象加深了诗人的寂寞与不安。诗中“有琴具徽弦,再鼓听愈淡”显示了诗人对音乐的追求,但即便是美妙的乐音也不能完全抚慰他的心灵。

接下来的“古声久埋灭,无由见真滥”表明诗人对于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无奈,往昔之声早已消逝,无法寻觅。"低心逐时趋,苦勉祗能暂"则是对现实的屈服和适应,虽然心中有所不甘,但仍需随波逐流,以维持生计。

最后,“有如乘风船,一纵不可缆。不如觑文字,丹铅事点勘。岂必求赢馀,所要石与甔”则是诗人对待命运的态度的比喻,若像乘坐着风中的小舟,一旦放纵便难以控制。相较之下,还是仔细研读文字、处理事务更为稳妥。而对于追求过剩之物,则并非必要,只需寻得平衡与适度即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特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虑以及对过去美好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