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身寄精舍,狂迹在旗亭
出处:《和宗人见寄》
宋 · 魏野
兀坐几忘形,柴门夜不扃。
稔怜丞相雨,瑞爱老人星。
妻识琴材料,童谙鹤性灵。
远山延颈望,疏竹枕肱听。
祖业存圭窦,年支有茯苓。
閒身寄精舍,狂迹在旗亭。
养药依丹诀,尝茶验水经。
何时得相见,静话向松庭。
稔怜丞相雨,瑞爱老人星。
妻识琴材料,童谙鹤性灵。
远山延颈望,疏竹枕肱听。
祖业存圭窦,年支有茯苓。
閒身寄精舍,狂迹在旗亭。
养药依丹诀,尝茶验水经。
何时得相见,静话向松庭。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的《和宗人见寄》,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首联“兀坐几忘形,柴门夜不扃”写诗人独自静坐,沉浸在沉思中,连门都不上锁,流露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颔联“稔怜丞相雨,瑞爱老人星”以“丞相雨”和“老人星”象征祥瑞,表达对和平与长寿的期盼。
颈联“妻识琴材料,童谙鹤性灵”写妻子熟悉琴的材质,孩童理解鹤的特性,体现出家庭和睦与教育的和谐。接着,“远山延颈望,疏竹枕肱听”描绘了诗人欣赏自然景色,倾听竹声的闲适画面。尾联“祖业存圭窦,年支有茯苓”表达了对家族传统和健康生活的珍视,而“閒身寄精舍,狂迹在旗亭”则暗示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心向往佛道生活。
全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田园诗画,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整体风格恬淡,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影响下的士大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