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出处:《院中独坐》
元 · 虞集
何处他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注释
它年:以后的某年或某一时期。总关情:是无时不刻都在关注。
翻译
以后的岁月要将余生寄托在哪里呢,无时无刻都关注着家乡的青山绿水。那绕屋而长的松树已是高大茂密,尽把那风声错当成故乡的江涛雨声。
鉴赏
这首诗名为《院中独坐》,是元代诗人虞集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庭院中的情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沉思考与情感寄托。
首句“何处他年寄此生”,以问句形式开篇,流露出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迷茫与不确定感。他年何地,将安放此生?这一疑问蕴含着对命运的探索与对未来的期待。
接着,“山中江上总关情”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情关注。无论是山中还是江边,每一处景致都牵动着他的心绪,引发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里的“情”字,既指自然之景激发的情感,也暗含着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抒发。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两句,通过描述庭院中环绕房屋的长松树,以及风吹过松叶时发出的声音,巧妙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松树的长青与坚韧象征着生命的不屈与永恒,而将风声比作雨声,则在寂静中增添了几分凄美与哀愁,仿佛是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复杂情绪。在静谧的院落中,诗人不仅与自然对话,更在内心深处与自我对话,探讨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种对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探索,使得《院中独坐》成为了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