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世以鹊为吉,人多喜其鸣全文

世以鹊为吉,人多喜其鸣

出处:《鹊鸦行
宋末元初 · 于石
世以鹊为吉,人多喜其鸣
世以鸦为凶,鸣多人辄嗔。
吉凶一以定,嗔喜此焉分。
相彼新罗鹞,于何分爱憎。
群鸦竞喧集,有耳若不闻。
一鹊不相容,搏击以为能。
不知鹊可喜,甘与鸦为群。
妒善复党恶,鸷悍徒不仁。
石显怙权宠,望之不容身。
林甫擅柄用,何有乎九龄。
宁为望之辱,不作石显荣。
宁为九龄死,不作林甫生。
邪正苟倒置,是非竟难陈。
人事无不然,何独此微禽。

拼音版原文

shìquèwèirénduōmíng

shìwèixiōngmíngduōrénzhéchēn

xiōngdìngchēnyānfēn

xiāngxīnluóyàofēnàizēng

qúnjìngxuānyǒuěrruòwén

quèxiāngróngwèinéng

zhīquègānwèiqún

shàndǎngèzhìhànrén

shíxiǎnquánchǒngwàngzhīróngshēn

línshànbǐngyòngyǒujiǔlíng

níngwèiwàngzhīzuòshíxiǎnróng

níngwèijiǔlíngzuòlínshēng

xiézhènggǒudǎozhìshìfēijìngnánchén

rénshìránwēiqín

注释

鹊:吉祥的鸟。
鸦:不祥的鸟,乌鸦。
新罗鹞:可能指某种鸟类,新罗是古代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
爱憎:喜爱和厌恶。
喧集:喧闹聚集。
耳若不闻:形容听而不闻,漠不关心。
搏击:争斗,显示力量。
党恶:结交邪恶之人。
鸷悍:凶猛强悍。
石显:西汉权臣,以阴险狡诈闻名。
望之:指唐朝宰相姚崇,以其清廉正直著称。
林甫:唐朝宰相李林甫,以权谋和排挤贤能著称。
九龄:指唐朝宰相张九龄,以其公正著称。
人事:人间的事情,社会现象。

翻译

世人视鹊为吉祥,人们大多喜欢它的叫声。
世人却视乌鸦为不祥,它们叫得多,人们就生气。
吉祥和不祥就这样定了,喜怒由此区分。
看那些新罗鹞,何处分辨爱憎情感。
乌鸦们争相喧闹聚集,有人却充耳不闻。
一只鹊不被接纳,还以搏击为能事。
人们不知鹊的可贵,甘愿与乌鸦为伍。
嫉妒善良又结交邪恶,凶猛强悍的人不讲仁义。
石显仗着权势宠爱,他的存在让人难以容忍。
李林甫独揽大权,哪里还有九龄贤臣的位置。
我宁愿忍受望之的羞辱,也不愿如石显般得宠。
宁可为忠良九龄而死,也不愿做奸佞的林甫。
如果正邪颠倒,是非就难以明辨。
人间的事物何尝不是如此,为何只对这些小鸟有所感慨。

鉴赏

这首诗名为《鹊鸦行》,创作于宋末元初之交,作者是当时的文学家于石。这首诗通过描写人们对鹊和鸦两种鸟类不同的态度,来反映出人世间对吉凶善恶的不同评价,以及这种评价在社会中的普遍性。

诗中开篇即指出了世人对于鹊的喜爱与鸦的憎恶,并以此为引,展开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通过“相彼新罗鹞,于何分爱憎”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种简单划分善恶的行为持有疑问的态度。在诗人眼中,这种区别并非绝对,而是一种社会习俗。

接着,“群鸦竞喧集,有耳若不闻。一鹊不相容,搏击以为能。”这两句描绘了人们对于鸦鸣声的漠视,以及在发现单独的鹊时便会无端地攻击它,这种行为显示出一种盲目的跟随和排斥异己。

“不知鹊可喜,甘与鸦为群。妒善复党恶,鸷悍徒不仁。”诗人质疑人们对于鹊的喜爱,并指出了在实际中,人们往往会与本应厌恶的对象(比喻为鸦)为伍,而对待真正的善良却表现出妒忌和排斥,这种行为既无道德也缺乏仁心。

最后,“石显怙权宠,望之不容身。林甫擅柄用,何有乎九龄。”以及“宁为望之辱,不作石显荣。宁为九龄死,不作林甫生。”这些句子中提及了历史上的两个典故,即石显和林甫,这两个人物分别代表了权势的滥用和不公正的执法。在诗人的价值观中,宁愿遭受侮辱也不愿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不义之人。

整首诗通过对鹊鸦不同待遇的描写,批判了社会上的盲目跟风、道德沦丧和权力滥用,表达了诗人对于正义与公平的渴望,以及对人世间是非混淆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