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困炎歊,肩舆特纡路
出处:《妙峰庵》
宋 · 罗巩
龙山僧舍多,亦自少佳处。
妙峰正可人,正以深远故。
我行困炎歊,肩舆特纡路。
穿林入幽洞,木石尤怪古。
飒飒清风来,忻然惬胜趣。
耆阁有老禅,恨未款语晤。
即对石莲池,一诵碧云句。
妙峰正可人,正以深远故。
我行困炎歊,肩舆特纡路。
穿林入幽洞,木石尤怪古。
飒飒清风来,忻然惬胜趣。
耆阁有老禅,恨未款语晤。
即对石莲池,一诵碧云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龙山:指代一座山的名字。僧舍:僧人的住所。
妙峰:形容山峰美丽。
正可人:非常适宜观赏。
炎歊:炎热的气候。
肩舆:轿子。
幽洞:深邃的洞穴。
怪古:奇特古老。
飒飒:形容风声。
忻然:愉快的样子。
耆阁:年长者的居所。
老禅:年老的禅师。
款语晤:深入交谈。
石莲池:有石莲花的池塘。
碧云句:可能指的是《碧云》这首诗。
翻译
龙山的僧舍虽然很多,但很少有真正的好地方。妙峰山景色宜人,正因为它深远而引人入胜。
我在炎热中行走艰难,特意绕道乘坐轿子。
穿过树林进入深邃的洞穴,树木和石头显得特别奇特古老。
忽然间清风拂过,让我心生欢喜,感受到美妙的景色。
山上有位老禅师,遗憾的是还没能深入交谈。
就在我面对着石莲池边,朗诵起那首《碧云》诗篇。
鉴赏
这首宋代罗巩的《妙峰庵》描绘了诗人游历一座名为妙峰的僧舍所见的景致和感受。首句“龙山僧舍多,亦自少佳处”暗示妙峰庵虽在众多僧舍中,但独具特色。接着,“妙峰正可人,正以深远故”强调了妙峰庵的吸引力在于其深邃而宁静的环境。
诗人行走于炎热潮湿之中,特意绕道前往,“穿林入幽洞,木石尤怪古”,展现了庵内环境的清幽与古朴,令人感到清新宜人。随着“飒飒清风来,忻然惬胜趣”,诗人被自然的微风和美景深深吸引,心生愉悦。
最后两句“耆阁有老禅,恨未款语晤”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与年长的禅师深入交谈的遗憾,以及对庵中石莲池边诵读诗句的向往,流露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文化的敬仰之情。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妙峰庵的景致和氛围,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对精神追求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