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幼艾方遮道,尽日旌麾不得前
出处:《送知府余少卿》
宋 · 强至
朝野清风五十年,更留政绩与民传。
全家只饮东阳水,自古无如太守贤。
手把耕犁农业劝,足投庠校士风迁。
弗容惠爱终三载,倍使罢穷恋二天。
来暮井闾存昔讼,去思亭观有新篇。
倾城幼艾方遮道,尽日旌麾不得前。
尘土想趋层阙下,梦魂犹忆两溪边。
吾君正欲登耆哲,未放收身到地仙。
全家只饮东阳水,自古无如太守贤。
手把耕犁农业劝,足投庠校士风迁。
弗容惠爱终三载,倍使罢穷恋二天。
来暮井闾存昔讼,去思亭观有新篇。
倾城幼艾方遮道,尽日旌麾不得前。
尘土想趋层阙下,梦魂犹忆两溪边。
吾君正欲登耆哲,未放收身到地仙。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为送别知府余少卿而作,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扬和深情厚谊。首联“朝野清风五十年,更留政绩与民传”描绘了余少卿任职期间政绩显著,深受百姓爱戴,清风满朝野,政绩流传民间。颔联“全家只饮东阳水,自古无如太守贤”进一步赞美其廉洁自律,以东阳水为饮,无人能及其贤德。
颈联“手把耕犁农业劝,足投庠校士风迁”写他亲力亲为,鼓励农耕,推动地方教育,提升了士人的风气。尾联“弗容惠爱终三载,倍使罢穷恋二天”表达了对余少卿三年任期结束的不舍,他的仁政让贫苦百姓深感眷恋。后文“来暮井闾存昔讼,去思亭观有新篇”回忆他在任时的公正与佳话,百姓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两句“倾城幼艾方遮道,尽日旌麾不得前”描绘了送行时的情景,全城百姓夹道相送,旌旗飞扬,却因人群拥挤无法前行,足见其深受爱戴。结尾“尘土想趋层阙下,梦魂犹忆两溪边”表达了诗人期待余少卿能在朝廷继续发挥才干,而他自己则在梦中仍怀念他在两溪边的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描绘余少卿的政绩和人品,展现了他对地方治理的卓越贡献,以及百姓对他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