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春服靓妆出,笑踏俚歌相与嘲
出处:《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
宋 · 梅尧臣
寒食二月三月交,红桃破颣柳染梢。
阴晴不定野云密,黕黕鼓声湖岸坳。
使君千骑出南圃,歌吹前导后鸣铙。
是时辄预车马末,倾市竞观民业抛。
竹亭临水美可爱,嗑咂草木皆吐苞。
游人春服靓妆出,笑踏俚歌相与嘲。
使君白发体尤健,自晨及暮奏酒肴。
尔辈少年翻易倦,倚席欠伸谁得教。
公虽不责以正礼,我意未容诚斗筲。
逡巡秉烛各分散,小人争路何呶呶。
阴晴不定野云密,黕黕鼓声湖岸坳。
使君千骑出南圃,歌吹前导后鸣铙。
是时辄预车马末,倾市竞观民业抛。
竹亭临水美可爱,嗑咂草木皆吐苞。
游人春服靓妆出,笑踏俚歌相与嘲。
使君白发体尤健,自晨及暮奏酒肴。
尔辈少年翻易倦,倚席欠伸谁得教。
公虽不责以正礼,我意未容诚斗筲。
逡巡秉烛各分散,小人争路何呶呶。
注释
寒食:古代节日,清明前一天。红桃:红色的桃花。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南圃:南方的园林或花园。
车马末:人群尾随车队。
俚歌:民间流行的歌曲。
斗筲:形容器皿小,比喻见识浅薄。
逡巡:犹豫不决,迟疑。
小人:此处指行为轻浮的人,非贬义。
翻译
寒食时节在二月和三月交接之际,红桃花瓣绽放,柳树新绿染上枝梢。天气阴晴不定,野外乌云密布,湖边低洼处传来阵阵鼓声。
郡守率领千骑从南园出发,乐队前导,鼓乐喧天。
这时人们提前赶来,市场热闹非凡,都放下手头工作来看热闹。
竹亭依水而建,景色优美,万物生机勃勃。
游人们穿着春装,打扮漂亮,欢笑着唱着俚歌互相逗趣。
郡守虽然年迈,但身体健朗,从早到晚宴饮不断。
年轻人却容易疲倦,席间打哈欠,无人能教他们节制。
虽然公主要求并不严格,但我认为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小事。
不久后,众人手持蜡烛各自散去,小人们争执不休,声音嘈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湖州寒食节期间,太守在南园举行盛大的宴会的场景。诗人梅尧臣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和节日的热闹气氛。首句“寒食二月三月交,红桃破颣柳染梢”点明了时节,桃花盛开,柳条嫩绿,景色宜人。接下来,“阴晴不定野云密,黕黕鼓声湖岸坳”描绘了天气变化和湖边的鼓乐声,增添了动态感。
“使君千骑出南圃,歌吹前导后鸣铙”描述了太守出行的壮观场面,随行人员众多,音乐悠扬。接着,诗人写到市民纷纷放下手头工作,争相观看,热闹非凡。“竹亭临水美可爱,嗑咂草木皆吐苞”进一步渲染了园林的美丽和春天的繁花似锦。
宴会中,游人穿着华丽,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愉快。然而,诗人也注意到太守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健朗,而年轻人却容易疲倦。他暗示,尽管太守并未严格要求礼仪,但自己认为这种行为并不妥当。最后,宴会结束,人们各自散去,喧闹声中透露出一些纷扰。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寒食节的风俗画卷,既有节日的欢乐,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观察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