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充庭观树羽,之帝仰摐金全文

充庭观树羽,之帝仰摐金

隋 · 许善心
维阳成礼乐,治定昔君临。
充庭观树羽,之帝仰摐金
既因钟石变,将随河海沈。
湛露废还序,承风绝复寻。
衮章无旧迹,韶夏有馀音。
泽竭英茎散,人遗忧思深。
悲来未减瑟,泪下正闻琴。
讵似文侯睡,聊同微子吟。
钟奏殊南北,商声异古今。
独有延州听,应知亡国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太常寺聆听陈国蔡子元校正声乐时的场景与感受。诗人许善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音乐与历史、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

首句“维阳成礼乐”,开篇即点明音乐与礼仪文化的关系,阳代表光明、和谐,礼乐则是文明社会的基础。接下来,“治定昔君临”则暗示了音乐在稳定社会秩序、彰显君主恩德中的重要性。

“充庭观树羽,之帝仰摐金”两句,生动描绘了音乐表演的壮观景象,观众满堂,鸟羽装饰,人们仰望天帝,仿佛在倾听金钟的撞击声,营造出庄重而神圣的氛围。

“既因钟石变,将随河海沈”则表达了音乐艺术的变迁与永恒的主题,钟石象征着音乐的物质载体,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可能会消失,但音乐的精神却能流传千古。

“湛露废还序,承风绝复寻”进一步阐述了音乐与自然、时间的关系,如同露水蒸发后又重新凝聚,音乐虽有起落,但其精神和影响却永存。

“衮章无旧迹,韶夏有馀音”中,“衮章”指古代帝王的服饰,此处暗喻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断续,虽然历史上的辉煌不再,但音乐的余韵仍在回响。

“泽竭英茎散,人遗忧思深”则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类文明的消逝,音乐如同花朵凋零后的芬芳,虽已不在,但其影响深远。

“悲来未减瑟,泪下正闻琴”直接抒发了对音乐艺术及其背后深厚情感的感慨,即使悲伤,音乐仍能触动人心,泪水中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讵似文侯睡,聊同微子吟”通过对比,强调音乐对于心灵的唤醒作用,不同于沉睡或哀叹,音乐能激发人的思考与情感。

“钟奏殊南北,商声异古今”指出音乐风格与表现形式的地域差异和时代变化,但其核心价值与情感共鸣却是相通的。

最后,“独有延州听,应知亡国音”以延州为例,说明即便是在衰败之地,音乐依然能够传达出历史的痕迹与哀愁,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艺术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音乐在文化传承、历史记忆以及情感表达方面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