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不消芳草梦,路遥难约旅鸿期
出处:《登晴川阁小饮二首》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大别山前落照迟,丹梯百尺正逶迤。
天连江汉迷烟艓,人傍星辰倒玉卮。
岁晚不消芳草梦,路遥难约旅鸿期。
寒风乍卷涛如雪,却忆淮南八月时。
天连江汉迷烟艓,人傍星辰倒玉卮。
岁晚不消芳草梦,路遥难约旅鸿期。
寒风乍卷涛如雪,却忆淮南八月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晴川阁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思绪。首联“大别山前落照迟,丹梯百尺正逶迤”以大别山为背景,夕阳余晖映照,丹梯蜿蜒向上,营造出一种壮丽而悠远的景象。颔联“天连江汉迷烟艓,人傍星辰倒玉卮”则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江汉与天际相连,烟雾缭绕,星辰闪烁,诗人仿佛在倒满美酒的玉杯中看到了星辰,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的宁静。
颈联“岁晚不消芳草梦,路遥难约旅鸿期”转而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岁月静好的感慨,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岁晚”暗示着年华老去,“芳草梦”象征着美好的回忆或理想,“路遥”则表达了距离的遥远,“旅鸿期”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期待。尾联“寒风乍卷涛如雪,却忆淮南八月时”描绘了寒风骤起,江涛翻滚如雪的景象,与开头的落日美景形成对比,同时也引出了对过去某个特定时刻的回忆,可能是八月在淮南的美好时光,充满了怀旧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