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足肩前辈,犹应胜近人
出处:《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 其八》
宋末元初 · 方回
虽曾为太守,过似布衣贫。
未足肩前辈,犹应胜近人。
苦吟常不寐,得句忽如神。
玉食轘东市,何如保幅巾。
未足肩前辈,犹应胜近人。
苦吟常不寐,得句忽如神。
玉食轘东市,何如保幅巾。
注释
太守:古代地方官职,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或市长。布衣贫:普通百姓,形容生活清贫。
肩:比肩,此处指达到同等水平。
前辈:资历深、经验丰富的诗人或学者。
近人:周围的人,指同辈或后辈。
苦吟:刻苦地创作诗歌。
不寐:无法入睡,形容专注和投入。
得句:得到佳句,即灵感涌现。
忽如神:突然间像神灵启示一样。
玉食:精美的食物,形容富贵生活。
轘东市:古代京城市场,此处比喻富贵生活。
保幅巾:保持朴素,手持幅巾,象征简朴生活。
翻译
虽然曾经担任过太守,但生活简朴如同平民百姓。我的成就还不足以与前辈相比,但仍应超过身边的人。
我苦心钻研诗歌常常难以入睡,灵感来临时仿佛神助。
即使享受着丰盛的食物,不如保持朴素的生活,手持幅巾自在。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其八)》。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个人生活境遇的感慨。
"虽曾为太守,过似布衣贫。"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的自谦之意,即便是担任过高官(太守),但自己的生活状况却如同普通百姓一般简单朴素。
"未足肩前辈,犹应胜近人。"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和成就的自信,即自己虽然还没有达到前人的高度,但至少应该比当代的人更胜一筹。
"苦吟常不寐,得句忽如神。"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创作时的辛勤和灵感来临时的喜悦。"苦吟"指长时间的艰难思考,不为外界所动;而"得句忽如神"则是当诗意突然涌现,仿佛有神助般自然流畅。
最后两句"玉食轘东市,何如保幅巾。" 则是在探讨生活的简单与满足。"玉食"可能指的是简单的饮食,而"轘东市"则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生活环境或状态;"何如保幅巾"则是在询问保持一块布(即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否就已经很满足了。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宦生涯与个人理想的差距,以及创作的艰辛和生活的简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