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生于野命系庖,时危那得适乐郊
出处:《题伍子胥传赠友》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丈夫忠孝难两立,此身一死真可惜。
雪耻当为伍子胥,归仇莫作徐元直。
鹿生于野命系庖,时危那得适乐郊。
干将大阿不自握,为人所戮非英豪。
君今何为恋儿曹,及时建钺拥旌旄。
骑虎之势不可下,负恩人是报恩者。
雪耻当为伍子胥,归仇莫作徐元直。
鹿生于野命系庖,时危那得适乐郊。
干将大阿不自握,为人所戮非英豪。
君今何为恋儿曹,及时建钺拥旌旄。
骑虎之势不可下,负恩人是报恩者。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探讨了忠孝之间的矛盾与抉择,以及对历史人物伍子胥的崇敬之情。开篇“丈夫忠孝难两立”,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在忠诚与孝顺之间难以兼得的困境。接着,“此身一死真可惜”一句,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为国捐躯的悲壮。
“雪耻当为伍子胥,归仇莫作徐元直”两句,对比了伍子胥为国雪耻的英勇行为和徐元直的退避自保,强调了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利益的微不足道,以及对勇于担当、为国牺牲精神的推崇。
“鹿生于野命系庖,时危那得适乐郊”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在动荡的时代中,个人命运的无常与脆弱,即使身处险境,也难以寻找安宁之所,进一步深化了对忠诚与生存选择的思考。
“干将大阿不自握,为人所戮非英豪”则借用了干将莫邪的典故,表达了真正的英雄并非自我束缚,而是能够为正义而战,即便遭遇不幸,也不失其英豪本色。
最后,“君今何为恋儿曹,及时建钺拥旌旄。骑虎之势不可下,负恩人是报恩者”四句,是对友人的劝勉,鼓励其把握时机,勇担重任,同时警示在权力与责任面前,不应忘记感恩与回报。整首诗情感饱满,寓意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社会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