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门启宫中火,漫指西南路渺茫
出处:《齐尚书泰黄学士子澄》
清 · 严遂成
龙虎山高北燕翔,兵声藉口罪齐黄。
忍因发难诛晁错,恃以成功相李纲。
一死报君犹气节,两人误国共文章。
金川门启宫中火,漫指西南路渺茫。
忍因发难诛晁错,恃以成功相李纲。
一死报君犹气节,两人误国共文章。
金川门启宫中火,漫指西南路渺茫。
鉴赏
这首诗《齐尚书泰黄学士子澄》由清代诗人严遂成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剖析,展现了对权力与责任、忠诚与误国的思考。
首联“龙虎山高北燕翔,兵声藉口罪齐黄”,以龙虎山的高耸和北燕飞翔的景象起笔,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同时借以比喻历史事件的复杂与深远影响。接着,“兵声藉口罪齐黄”一句,暗指历史上的冤案,即借战争之名,对齐黄等人进行不公正的指责与惩罚。
颔联“忍因发难诛晁错,恃以成功相李纲”,通过对比晁错和李纲两位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权力滥用和误国行为的批判。晁错因主张削藩而被杀,李纲则因功高震主而受到猜忌。这两句诗揭示了在权力斗争中,往往牺牲的是无辜之人,而真正的国家栋梁却可能因政治算计而遭受不公对待。
颈联“一死报君犹气节,两人误国共文章”,进一步深化了对忠诚与误国的探讨。这里提到的“一死报君”指的是忠臣为国捐躯,即使是在死亡面前仍保持高尚的气节;而“两人误国共文章”则暗示了齐尚书泰和黄学士子澄虽有才华,但因政治失策或决策失误,最终导致国家陷入困境。这一联强调了个人品质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
尾联“金川门启宫中火,漫指西南路渺茫”描绘了一幅国家动荡、局势危急的画面。金川门开启象征着朝廷内部的混乱,宫中大火则是国家危机的象征。最后,“漫指西南路渺茫”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暗示了国家在面对内忧外患时的艰难处境。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对权力、忠诚、责任与国家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命运,以及对国家动荡局面的描绘,诗作传达了对正义、忠诚与明智决策的呼唤,以及对国家稳定与繁荣的深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