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语曾传三殿出,主恩偏向五湖深
出处:《送李鸿胪解官还苻离》
明 · 孙继皋
不缘华发谢朝簪,云白山青自素心。
天语曾传三殿出,主恩偏向五湖深。
人归雎水逢春暮,家近淮阳接桂林。
最是陆沈吾已久,因君乡思一沾襟。
天语曾传三殿出,主恩偏向五湖深。
人归雎水逢春暮,家近淮阳接桂林。
最是陆沈吾已久,因君乡思一沾襟。
鉴赏
这首诗《送李鸿胪解官还苻离》由明代诗人孙继皋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与不舍之情。
首联“不缘华发谢朝簪,云白山青自素心。”开篇即以“不缘”二字引出,表明友人并非因为年老而辞官归隐,而是出于内心的淡泊与追求自然之美的愿望。云白山青,不仅描绘了友人归隐之地的自然美景,也象征着其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洁。
颔联“天语曾传三殿出,主恩偏向五湖深。”这里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友人在朝廷曾受重用,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恩宠,但最终选择远离权力中心,回归自然,体现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人归雎水逢春暮,家近淮阳接桂林。”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归隐后的日常生活场景。在春天的尾声,友人沿着雎水而行,家就在淮阳与桂林之间,这样的描述既充满了诗意,又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尾联“最是陆沈吾已久,因君乡思一沾襟。”诗人感慨自己长久以来的心境与友人相似,都渴望远离尘嚣,回归自然。在送别友人之际,诗人不禁为友人的乡愁所动,泪水沾湿衣襟,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羡慕与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描绘,以及诗人对其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与内心的追求,以及深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