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客正闲移竹远,幽人多病探花稀
出处:《奉和鲁望春雨即事次韵》
唐 · 皮日休
织恨凝愁映鸟飞,半旬飘洒掩韶晖。
山容洗得如烟瘦,地脉流来似乳肥。
野客正闲移竹远,幽人多病探花稀。
何年细湿华阳道,两乘巾车相并归。
山容洗得如烟瘦,地脉流来似乳肥。
野客正闲移竹远,幽人多病探花稀。
何年细湿华阳道,两乘巾车相并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织恨凝愁:织女的忧愁凝聚成霜。映鸟飞:照亮了鸟儿飞翔的路径。
半旬:半个月。
韶晖:明媚的春光。
山容洗得:山色经过清洗。
如烟瘦:清瘦如烟。
地脉流来:地下脉络涌动。
似乳肥:像乳汁般丰盈。
野客:野外的游客。
闲移竹远:悠闲地移动竹子。
幽人:隐士。
探花稀:赏花的人稀少。
何年:哪一年。
细湿:细雨湿润。
华阳道:华阳的道路。
两乘巾车:两辆巾车。
相并归:并排行驶归去。
翻译
织女的愁绪凝结成霜,映照着鸟儿飞翔,半个月的飘落遮蔽了春光。山色经过雨水洗涤,显得更加清瘦如烟;地下的脉络仿佛涌动着滋养万物的乳汁般丰盈。
野外的游客悠闲地移动竹林,隐士因病体虚弱,赏花的人也变得稀少。
不知哪一年,细雨润湿了通往华阳的道路,两辆布满尘埃的巾车并排行驶,一同归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奉和鲁望春雨即事次韵》。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织恨凝愁映鸟飞,半旬飘洒掩韶晖。"
这两句通过织女的悲伤、鸟儿的自由飞翔,以及春雨连绵而又不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半旬"指的是短暂的时间,而"飘洒"形容春雨细腻且持续,但最终会过去,隐去了昔日的辉煌。
"山容洗得如烟瘦,地脉流来似乳肥。"
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山容"指的是山的轮廓,而"洗得如烟瘦"则是形容雨后的山峦变得更加清新脱俗;"地脉流来似乳肥"则用水流滋润大地,像奶汁一样丰腴的景象,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
"野客正闲移竹远,幽人多病探花稀。"
这两句诗表达了不同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野客"指的是在田野间游荡的人,他们悠然自得地移动到竹林深处;而"幽人"则是居住在深山之中的人,他们因多病而少有探访花草的机会。
"何年细湿华阳道,两乘巾车相并归。"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追忆。"何年"表达的是对往昔美好记忆的追问,而"细湿华阳道"则是描绘出雨后小路湿润而温柔的景象;"两乘巾车相并归"则是描述两个车队并行同归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对团聚和美好时光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细雨、自然景物的变迁以及人的情感起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