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风已远,棠树事难追
出处:《再赴襄阳辱宣武相公贻诗今用奉酬》
唐 · 李逢吉
解韨辞丹禁,扬旌去赤墀。
自惊非素望,何力及清时。
又据三公席,多惭四老祠。
岘山风已远,棠树事难追。
江汉饶春色,荆蛮足梦思。
唯怜吐凤句,相示凿龙期。
自惊非素望,何力及清时。
又据三公席,多惭四老祠。
岘山风已远,棠树事难追。
江汉饶春色,荆蛮足梦思。
唯怜吐凤句,相示凿龙期。
翻译
脱下华丽的官服离开深宫,高举旗帜走向红色的台阶。自己惊讶,这并非长久以来的期望,何以能在这样的清平之世发挥作用。
再次占据三公的高位,却常感愧对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们。
岘山的风已经远离,过去的政绩难以追寻。
江汉之地满是春天的景色,荆楚之地充满我的思念。
只怀念你那如凤凰展翅般的言辞,期待着你的归来,共创未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逢吉的作品,内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敬仰之情。开头两句“解韨辞丹禁,扬旌去赤墀”描绘了一种正式而庄重的场合,可能是在朝廷或官府中的某个仪式或聚会。接下来的“自惊非素望,何力及清时”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不足以匹配当下的高标准的自我反省和谦逊。
第三、四句“又据三公席,多惭四老祠”则是诗人在强调自己的谦虚态度,他坐在尊贵的位置上,却更多地感到对不起那些被供奉在祠堂中的先贤。随后的“岘山风已远,棠树事难追”则是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往事难以追忆的感慨。
最后四句“江汉饶春色,荆蛮足梦思。唯怜吐凤句,相示凿龙期”则充满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情思念。在这里,“江汉”指的是长江和汉水,这两条河流是诗人心中与友人联系的象征。而“荆蛮足梦思”则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深,连梦中都在寻找友人。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是诗人自己的期许,希望能够像凤凰和龙一样,展现出非凡的才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情感和高远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