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一室有馀乐,辙环四海谁知心
出处:《庵中杂书四首 其四》
宋 · 陆游
茅茨一室有馀乐,辙环四海谁知心。
辍耕垄上鸿鹄志,长啸山中鸾凤音。
辍耕垄上鸿鹄志,长啸山中鸾凤音。
注释
茅茨:简陋的房屋。馀乐:剩余的乐趣,指内心满足。
辙环:足迹遍布。
谁知心:谁知道我的心意。
辍耕:停止耕作。
鸿鹄志:远大的志向,像鸿鹄(天鹅)一样高飞的愿望。
长啸:大声呼啸。
鸾凤音:比喻高贵或美妙的声音,如鸾凤鸣叫。
翻译
简陋的小屋中自有乐趣,足迹遍天下却无人知我心。在田间歇息时怀揣远大抱负,山林中长啸似鸾凤之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庵中杂书四首》中的第四首,表达了作者在简朴宁静的生活中找到的乐趣和内心的志向。首句“茅茨一室有馀乐”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虽简陋,但内心感到满足和愉悦。次句“辙环四海谁知心”则暗示了诗人胸怀壮志,虽然足迹遍布天下,但真正理解他内心世界的人并不多。
“辍耕垄上鸿鹄志”借用“鸿鹄之志”的典故,表示诗人即使在田间劳作,心中仍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长啸山中鸾凤音”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高洁品格,如同山中的鸾凤发出清越之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整首诗通过寓言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志向高远的性格特点,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