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欲稼轩一题品,春风侯骨死犹香
出处:《呈辛稼轩 其五》
宋 · 刘过
书生不愿黄金印,十万提兵去战场。
只欲稼轩一题品,春风侯骨死犹香。
只欲稼轩一题品,春风侯骨死犹香。
注释
书生:指读书人,知识分子。黄金印:古代象征高官的金质印章。
提兵:率领士兵。
战场:战争的场所。
稼轩:这里可能指的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他的号为稼轩居士。
题品:题写诗文,留下作品。
春风:象征生机和自由,也暗示春天的美好。
侯骨:古代封侯者的遗骨,这里比喻高尚的品格。
犹香:依旧散发出香气,象征英名永存。
翻译
书生不愿做高官,宁愿带兵上战场。只想在田园诗中留下名声,纵然战死春风中,英魂依旧飘香。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刘过的作品,名为《呈辛稼轩(其五)》。诗人通过对书生与黄金印、战场提兵的拒绝,以及对稼轩一题品的渴望,表达了自己对学问和文艺的追求。
“书生不愿黄金印”,这里的“黄金印”象征着权力和物质财富,而“书生”则代表了一心向学之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明,对于一心学习的人来说,权力与财富并非他们所追求的。
“十万提兵去战场”,这是对武力的象征,强调了军事力量的庞大和战争的残酷。诗人在此强调书生不愿涉足这些领域,他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
“只欲稼轩一题品”,这里的“稼轩”指的是古代文人的居所,而“一题品”则是指文学创作或学问研究上的成就。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和学术的向往,希望能在这些领域有所建树。
“春风侯骨死犹香”,这句话用了侯霸变的典故,传说侯霸死后,其忠诚之心仍然使得他身上的香气不散。诗人借此形容,即便是生命消逝,真正有才华和品德的人所留下的精神财富仍旧令人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物质与精神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文学的重视,以及对个人精神境界的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