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董子陈三策,已叹潘郎鬓二毛
出处:《述怀柬王季野判官》
元末明初 · 王祎
自负平生意气高,飞扬无力可徒劳。
未能董子陈三策,已叹潘郎鬓二毛。
癸巳流年冬至节,庚寅初度楚臣骚。
一卮且复同君寿,坐对梅花映锦袍。
未能董子陈三策,已叹潘郎鬓二毛。
癸巳流年冬至节,庚寅初度楚臣骚。
一卮且复同君寿,坐对梅花映锦袍。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祎所作的《述怀柬王季野判官》。诗中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平生志向与现实境遇的感慨。
首联“自负平生意气高,飞扬无力可徒劳”表达了诗人自视甚高,意气风发,但现实却无法承载其理想,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徒然劳苦。
颔联“未能董子陈三策,已叹潘郎鬓二毛”运用典故,以董仲舒和潘岳为喻,表达了自己未能像董子那样提出有益国家的策略,同时感叹岁月流逝,自己已两鬓斑白,年华不再。
颈联“癸巳流年冬至节,庚寅初度楚臣骚”点明时间,癸巳年冬至,庚寅年初度,诗人借楚臣屈原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在特定时间的感慨,似乎在暗示自己的处境如同屈原般艰难。
尾联“一卮且复同君寿,坐对梅花映锦袍”则转为对友情的珍惜,与友人举杯共祝长寿,面对梅花映照下的锦袍,似乎在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与寄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