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独当时笑,后世亦揶揄
出处:《东武二首 其二》
宋 · 张舜民
景公登牛山,俯阚临邑区。
耕耘被广野,轩冕充修衢。
斗鸡走狗马,击筑吹笙竽。
鱼盐来海岱,桑柘入青徐。
饶乐曾无敌,弃背复何如。
公乃叹而泣,顾谓诸大夫。
安得千万年,长有此国都。
大夫助公泣,献寿犹欷歔。
晏子敛袂笑,笑此君臣愚。
世事如轮环,曾不借须臾。
前此十数公,今已成丘墟。
胡不长守此,乃与子孙居。
始知富贵者,喜受庸人谀。
岂独当时笑,后世亦揶揄。
耕耘被广野,轩冕充修衢。
斗鸡走狗马,击筑吹笙竽。
鱼盐来海岱,桑柘入青徐。
饶乐曾无敌,弃背复何如。
公乃叹而泣,顾谓诸大夫。
安得千万年,长有此国都。
大夫助公泣,献寿犹欷歔。
晏子敛袂笑,笑此君臣愚。
世事如轮环,曾不借须臾。
前此十数公,今已成丘墟。
胡不长守此,乃与子孙居。
始知富贵者,喜受庸人谀。
岂独当时笑,后世亦揶揄。
注释
景公:齐景公。牛山:山名。
临邑:地名。
耕耘:农耕。
轩冕:贵族的车马。
修衢:宽阔的大路。
斗鸡走狗:赌博游戏。
击筑吹笙:音乐活动。
鱼盐:海产。
海岱:指东海和泰山地区。
桑柘:桑树和柘树。
饶乐:富饶欢乐。
弃背:背离,放弃。
公乃叹而泣:景公于是感叹并哭泣。
大夫:官职。
千万年:极言时间之长。
国都:都城。
欷歔:叹息声。
晏子:齐国贤相。
敛袂:整理衣袖。
愚:愚蠢。
世事:世间之事。
轮环:车轮滚动。
须臾:片刻。
十数公:多位君主。
丘墟:废墟。
子孙居:让子孙后代居住。
富贵者:富贵之人。
庸人:平庸之人。
当时笑:当时的嘲笑。
后世亦揶揄:后世的讽刺。
翻译
齐景公登上牛山,俯瞰临邑的城区。田野上耕作繁忙,贵族们的车辆充满宽敞的大道。
人们热衷斗鸡赛狗,还有骑马击筑吹笙的娱乐。
鱼盐从海边运来,桑柘树种植在青徐之地。
曾经富饶欢乐无人敌,如今背弃却不知所措。
景公感慨落泪,回头对众臣子说。
如何能长久保有这都城,千万年不变呢?
众臣也陪着哭泣,祝寿时仍带着叹息。
晏子收起衣袖微笑,笑这君臣太过愚蠢。
世间万事如车轮滚动,没有一刻停留。
之前的十几位君主,现在都成了废墟。
为何不长久守护这里,让子孙后代居住。
这才明白,富贵者常被庸人奉承。
岂止是当时的嘲笑,后世也会加以讽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君主登上牛山,俯瞰着下方的城邑景色,展现出一派繁荣和平静的生活场景。诗中的“耕耘被广野”、“轩冕充修衢”生动地描绘了农事与市集的热闹,展示了国家的安定与民众的富足。而“斗鸡走狗马”、“击筑吹笙竽”则传达出一种节庆欢乐的氛围。接着,“鱼盐来海岱”、“桑柘入青徐”又描写了物资的丰富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然而,诗人随后转折表达了一种忧虑与感慨,通过“饶乐曾无敌,弃背复何如”这两句,反思过去的繁华是否值得,以及现实中的失落与遗憾。接下来的“公乃叹而泣,顾谓诸大夫。安得千万年,长有此国都。”表达了对国家未来持续稳定的渴望和担忧。
诗的后半部分,“大夫助公泣,献寿犹欷歔。晏子敛袂笑,笑此君臣愚。”则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对于世事无常的洞察。最后,“世事如轮环,曾不借须臾。前此十数公,今已成丘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世事无常的感慨。而“胡不长守此,乃与子孙居。”则是诗人对过去未能珍惜机会的叹息。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兴衰、历史变迁以及个人功名的深刻思考。诗中蕴含着对过往的反思,对未来不安的忧虑,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智慧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