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欲送铭旌路,客病栖栖怅莫奔
出处:《挽史允叟慈母王氏》
宋 · 陈著
彼美兰仪盎粹温,谁知肃肃范闺门。
生荣梦视金花诰,死瞑培成玉树根。
中一祔严家称礼,终三年制子权恩。
我来欲送铭旌路,客病栖栖怅莫奔。
生荣梦视金花诰,死瞑培成玉树根。
中一祔严家称礼,终三年制子权恩。
我来欲送铭旌路,客病栖栖怅莫奔。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彼美:美丽的。兰仪:兰花般的仪态。
盎粹温:温润、充盈。
肃肃:严肃、庄重。
范闺门:守闺门、严谨。
生荣:活着时荣耀。
梦视:梦见、幻想。
金花诰:古代对妇女封赠的荣誉。
死瞑:去世后。
培成:培养、形成。
玉树根:比喻高尚的精神根基。
中一祔:家中祭祀。
严家:严谨的家庭。
称礼:遵循礼仪。
终三年制:满三年的丧期。
子权恩:子女的哀思和恩情。
铭旌:送葬的灵幡。
客病:客居他乡的疾病。
栖栖:忧愁不安。
怅莫奔:遗憾不能奔丧。
翻译
那美丽的兰花仪态温润,谁能料到她严谨庄重地守着闺门。活着时荣耀如同梦见得到金花诰命,去世后希望她的精神如玉树根基般永固。
家中尊奉她遵循礼仪,满三年的丧期寄托了子女深深的哀思和恩情。
我来此想要送她灵柩归途,但自己疾病缠身,只能心怀遗憾无法奔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为悼念其母亲王氏所作,表达了对慈母深沉的哀思和敬仰。首句"彼美兰仪盎粹温"描绘了王氏的美好品行,如同兰花般高洁温润。"肃肃范闺门"则赞美她严谨的家风,对家庭的规范和教化起到了典范作用。
"生荣梦视金花诰"写出了母亲在世时的荣耀,可能是指她受到的尊贵封赏或赞誉。"死瞑培成玉树根"比喻母亲虽去世,但她的精神如同玉树根基,深深影响着家人。
"中一祔严家称礼"指的是按照礼仪,家中举行合葬仪式,以示对母亲的尊重。"终三年制子权恩"表达了对母亲三年守孝的规定,体现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哀思和感恩之情。
最后两句"我来欲送铭旌路,客病栖栖怅莫奔",诗人自己身患疾病,无法亲自送母亲灵柩,只能心怀悲痛,无法奔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哀伤。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对母亲的深情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