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壁间寻孔氏,何须席左待侯生
出处:《灌甫宗正寄示所著新书奉赠》
明 · 王世贞
浮云郁郁大梁城,公子名高不爱名。
但自壁间寻孔氏,何须席左待侯生。
藏书嵩岳中天色,纪瑞黄河圣代清。
却忆荆州王粲在,从军诗好继东京。
但自壁间寻孔氏,何须席左待侯生。
藏书嵩岳中天色,纪瑞黄河圣代清。
却忆荆州王粲在,从军诗好继东京。
鉴赏
此诗《灌甫宗正寄示所著新书奉赠》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诗中以“浮云郁郁大梁城”开篇,描绘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喻着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波澜。接着,“公子名高不爱名”,点出主人公虽有名望却不为名利所动,追求精神上的高洁与自由。
“但自壁间寻孔氏,何须席左待侯生。”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追慕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对于知识与智慧的渴望,并非仅仅满足于表面的礼遇与地位。通过对比孔氏与侯生,进一步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藏书嵩岳中天色,纪瑞黄河圣代清。”这两句描绘了藏书之处的自然美景与历史的辉煌,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以及时代清明的景象。嵩岳与黄河,既是地理的象征,也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与文明的尊崇。
最后,“却忆荆州王粲在,从军诗好继东京。”诗人以王粲为例,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志士的敬仰,同时暗示自己也希望能够像王粲那样,创作出能够流传后世的佳作。这里的“东京”可能指的是汉代的都城洛阳,与王粲的故乡荆州相对应,进一步深化了对古代文学传统的追溯与致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知识、文化、道德品质的崇尚,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追求。诗中既有对过去的缅怀,也有对未来创作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