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宁落为许行耕野之锄犁,宝光发匣闾里怪全文

宁落为许行耕野之锄犁,宝光发匣闾里怪

出处:《释枯林铁如意歌
元 · 刘诜
君不是金谷园中石季伦,明珠买妾长安春。
锦丝帏障轻一世,珊瑚高株碎如尘。
又不是黄鹤楼边王处仲,万骑上流纵驰鞚。
狂酾千石发浩歌,唾壶敲碎天为动。
君是天台丞相之嫡孙,胸中八九吞昆崙。
少年宝玦落荆棘,再拜禅林依世尊。
手持铁如意,笑傲典午二豪之富贵。
良工精发生碧花,古制蝉螭隐元气。
木杯不用轻大江,蛟鲸辟易冯夷僵。
蓟门骏马疾秋鹘,飞箭穿髀心如忘。
谈经说史似支遁,四座公卿逊高论。
古来豪杰多窜托,槁面布衫尘土混。
画兰千纸生秋风,赋诗万卷老愈工。
承平智策无所用,落魄行遍江湖中。
嗟哉尔之如意兮,不愿为大梁游侠之袖椎。
宁落为许行耕野之锄犁,宝光发匣闾里怪
珍重深藏莫轻卖,君不见干将莫邪困丰城。
化为两龙飞去延平津,利器不识空有神。

鉴赏

这首诗《释枯林铁如意歌》由元代诗人刘诜所作,通过描绘铁如意这一物象,展现了其非凡的寓意与象征意义。诗中以铁如意为线索,串联起对不同历史人物的想象与评价,从金谷园中的石季伦到黄鹤楼边的王处仲,再到天台丞相之嫡孙,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赋予铁如意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中提到的“君”并非具体某人,而是泛指那些具有超凡才华和独特个性的历史人物,他们或因时局变迁而被迫隐匿,或因个人追求而游离于世俗之外。诗人通过赞美铁如意的珍贵与独特,表达了对这些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无奈与挣扎。

“手持铁如意,笑傲典午二豪之富贵”,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这些人物面对权贵时的洒脱与自信,不为世俗所累,保持独立的人格与精神追求。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不仅赞扬了铁如意的物质价值,更强调了其背后蕴含的精神力量——坚持自我、追求真理与自由。

最后,“利器不识空有神”一句,既是对铁如意本身的总结,也是对那些拥有卓越才能但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历史人物的感慨。这不仅是对铁如意的赞美,更是对人才在特定时代背景下遭遇的困境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铁如意的赞美与联想,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理解,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通过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刘诜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空间,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美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人性、社会与时代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