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醉□归日暮,山下动寒砧全文

醉□归日暮,山下动寒砧

并有登临兴,相提度远岑。
断桥带雨峻,古洞埋云深。
九日还如旧,二毛忽巳侵。
醉□归日暮,山下动寒砧

注释

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览或登高。
兴:兴致,感慨。
远岑:远方的山峰。
断桥:被雨水冲断的桥梁。
峻:陡峭。
古洞:古老的洞穴。
埋云深:隐藏在云雾中很深。
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二毛:指头发斑白,代指年老。
侵:侵袭,不知不觉地增加。
醉:喝醉。
归:回家。
日暮:傍晚时分。
寒砧:寒冷季节的捣衣声。

翻译

我登上高处,心中兴起感慨,一同欣赏远方的山岭。
雨中的断桥显得陡峭,古老的洞穴隐藏在云雾深处。
重阳节依然如旧,不知不觉间白发已悄悄侵染。
喝醉了酒,天色渐晚,山脚下传来阵阵寒砧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风景画面。开篇“请鉴赏下面的中国古诗”之后,诗人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登临高远、气势磅礴的境界。“登临兴,相提度远岑”中的“远岑”指的是遥远的山峰,这里通过“提”和“度”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切探索和攀登。

接下来的“断桥带雨峻,古洞埋云深”则描绘了一幅雨中山川的画面。“断桥”与“带雨”相结合,勾勒出了一个因雨而显得更加峻险的自然景观。而“古洞埋云深”则通过对比的手法,使人感受到山深处不仅有物质的遮蔽,更有精神上的宁静。

诗歌的中间部分“九日还如旧,二毛忽巳侵”中的“九日”可能指的是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在古代中国被视为一种庆祝长寿和健康的日子。这里,“二毛”可能是指时间飞逝,年华老去的象征。

最后两句“醉□归日暮,山下动寒砧”,则描绘了诗人饮酒至晚,归途中感受到山风带来的凉意。“山下动寒砧”中的“寒砧”可能是指自然界在夜色降临时所发出的声音,如溪流潺潺声,这也增添了一份秋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个人情感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