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恶岂不察,凿垣植蒿蓬
宋末元初 · 牟巘
好恶岂不察,凿垣植蒿蓬。
而此庭前菊,锄灌少人工。
此物抱至洁,有似楚两龚。
留香待严凛,意与烈士同。
粪土笑伯始,金钱鄙邓通。
千载一元亮,舍此将安从。
而此庭前菊,锄灌少人工。
此物抱至洁,有似楚两龚。
留香待严凛,意与烈士同。
粪土笑伯始,金钱鄙邓通。
千载一元亮,舍此将安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牟巘所作,名为《东坡九日尊俎萧然有怀宜兴高安诸子侄和渊明贫士七首余今岁重九有酒无肴而长儿在宜兴诸儿苏杭溧阳因辄继和(其六)》中的第六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节气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好恶岂不察,凿垣植蒿蓬”两句,以自然界的植物比喻人的情感与选择,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的深思熟虑。接着,“而此庭前菊,锄灌少人工”描绘了一幅庭院中菊花独自生长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对纯洁、独立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此物抱至洁,有似楚两龚”一句,诗人将菊花比作楚国的两位名士龚胜、龚舍,进一步强调了菊花的高洁品质。接下来,“留香待严凛,意与烈士同”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艰难困苦中保持高尚情操,与英勇的烈士精神相呼应。
最后,“粪土笑伯始,金钱鄙邓通”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行为,讽刺了那些只看重物质利益而不顾道德的人。而“千载一元亮,舍此将安从”则表达了诗人对真正高尚品格的推崇,认为只有坚守高洁品质才是人生的正确选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人格修养以及道德价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