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值秋杪,高阁夜无喧
出处:《夜登孔伯昭南楼时沈太清朱升在座》
唐 · 孟浩然
谁家无风月,此地有琴尊。
山水会稽郡,诗书孔氏门。
再来值秋杪,高阁夜无喧。
华烛罢然蜡,清弦方奏鹍。
沈生隐侯胤,朱子买臣孙。
好我意不浅,登兹共话言。
山水会稽郡,诗书孔氏门。
再来值秋杪,高阁夜无喧。
华烛罢然蜡,清弦方奏鹍。
沈生隐侯胤,朱子买臣孙。
好我意不浅,登兹共话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谁家:指代任何家庭。无风月:没有风花雪月的诗意生活。
此地:此处。
琴尊:琴酒,指文人雅兴。
山水:自然景色。
会稽郡:古代中国地区名。
诗书:读书和写诗。
孔氏门:孔子家族或儒家学派。
再来:再次来访。
值:恰逢。
秋杪:秋季末。
高阁:高高的楼阁。
夜无喧:夜晚安静。
华烛:华丽的蜡烛。
罢然:燃尽。
清弦:清澈的琴音。
鹍:古代一种鸟,此处比喻琴声。
沈生:姓沈的人。
隐侯胤:隐居的侯胤。
朱子:朱熹。
买臣孙:汉代学者朱买臣的后裔。
好我:喜欢我。
意不浅:感情深厚。
登兹:登上这里。
共话言:一起交谈。
翻译
哪家没有风花雪月,这里却有琴酒相伴。山水环绕的会稽郡,孔子儒家的书香门第。
再次来访正值秋季末尾,夜晚高阁宁静无喧嚣。
明亮的蜡烛燃尽,清脆的琴声响起,如鹍鸡鸣叫。
沈生似隐士侯胤,朱子后代如买臣子孙。
你对我情深意浓,让我们登上此处,共话往昔与未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典雅的夜晚图景,诗人与友人登上孔伯昭南楼,共赏风月之美。诗中融合了山水之美、琴音之雅以及对古代圣贤的敬仰,表现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生活态度。
“谁家无风月,此地有琴尊。”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风月是自然界最常见而又能引起人们深情共鸣的景象,而此地却以琴声为伴,更显得宁静与独特。
“山水会稽郡,诗书孔氏门。”这里的“山水”指的是自然美景,“稽郡”则是说这些美景汇集在一个地方,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风貌。而“诗书孔氏门”则表明诗人对于儒家经典和诗书的尊崇,将其视为精神寄托之所。
接下来的“再来值秋杪,高阁夜无喧。”描写了诗人再次来到这个地方,恰逢秋季,此时天气清凉,而在高耸的楼阁中,却没有一丝杂音,只有深沉的宁静。
“华烛罢然蜡,清弦方奏鹍。”此处通过对烛光熄灭和琴声响起的描写,强化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无染。
最后,“沈生隐侯胤,朱子买臣孙。好我意不浅,登兹共话言。”提到了两位友人的名字,表明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并非泛泛之交。而“登兹共话言”则是诗人希望与朋友们一同登上高处,交流心声,分享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风景、古典文化和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