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惹春愁上剪刀,休萦别恨归衾枕
出处:《虎丘舟中见杨花撩乱飞入幕内感而赋之》
明 · 王同轨
来时门前柳芽吐,到日窣地条如许。
袅娜全倾掌上腰,纤长故斗机中缕。
垂条百尺任毵毵,乱絮何缘飞满天。
认是雪花沾不湿,唤为梅片却成团。
画舸筠帘遮不着,美人纨扇扑半落。
罥从蛛网又扬来,堕向蜂须飞复脱。
楼头少妇方孤寝,怀人起对妆台冷。
莫惹春愁上剪刀,休萦别恨归衾枕。
萦恨惹愁飞转赊,纷纷逐我北还槎。
还时已化浮萍草,应对池塘忆柳花。
袅娜全倾掌上腰,纤长故斗机中缕。
垂条百尺任毵毵,乱絮何缘飞满天。
认是雪花沾不湿,唤为梅片却成团。
画舸筠帘遮不着,美人纨扇扑半落。
罥从蛛网又扬来,堕向蜂须飞复脱。
楼头少妇方孤寝,怀人起对妆台冷。
莫惹春愁上剪刀,休萦别恨归衾枕。
萦恨惹愁飞转赊,纷纷逐我北还槎。
还时已化浮萍草,应对池塘忆柳花。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同轨的《虎丘舟中见杨花撩乱飞入幕内感而赋之》描绘了春天杨花纷飞的场景。首句“来时门前柳芽吐”,以柳树发新芽的早春景象引出杨花,暗示其随风飘荡的季节背景。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袅娜全倾掌上腰”和“纤长故斗机中缕”,形象地刻画了杨花轻盈的姿态,如同女子的曼妙舞姿。
诗中“垂条百尺任毵毵”写出了杨花漫天飞舞的动态,“乱絮何缘飞满天”则表达了诗人对杨花无序飘落的感慨。诗人将杨花误认为雪花,却又发现它们聚集成团,反映出其变化多端的特点。“画舸筠帘遮不着”和“美人纨扇扑半落”则描绘了杨花与人的互动,以及其难以捕捉的特性。
后半部分转向抒情,楼头少妇因杨花引发春愁和离别之恨,诗人劝慰她“莫惹春愁上剪刀,休萦别恨归衾枕”。杨花的飞舞象征着情感的起伏不定,最后“还时已化浮萍草”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离散之感,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花的飘零,借以抒发诗人的情感世界,寓言性强,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