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吾道真堪付,渔子帆樯共往回
出处:《游海隅山》
明 · 叶春及
海上双峰镜里开,芝城宫阙亦蓬莱。
九江秀色东南尽,三峡涛声天地来。
薄暮鱼龙喧鼓角,中流日月隐楼台。
沧洲吾道真堪付,渔子帆樯共往回。
九江秀色东南尽,三峡涛声天地来。
薄暮鱼龙喧鼓角,中流日月隐楼台。
沧洲吾道真堪付,渔子帆樯共往回。
鉴赏
此诗描绘了海隅山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首联“海上双峰镜里开,芝城宫阙亦蓬莱”以海中双峰比作明镜中的倒影,将海山之美与仙境之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象。接着,“九江秀色东南尽,三峡涛声天地来”,通过对比九江的秀丽与三峡的壮阔,进一步渲染了海隅山的磅礴气势,同时也暗示了自然景观的广阔无垠。
颈联“薄暮鱼龙喧鼓角,中流日月隐楼台”则在时间的流转中增添了几分动态美。薄暮时分,鱼龙在水中活动,仿佛伴随着鼓角之声,而日月在江心似乎也隐入了楼台之中,这种景象既神秘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尾联“沧洲吾道真堪付,渔子帆樯共往回”表达了诗人对这片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向往,愿意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此,与渔人一同归返,体现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海隅山景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丽,也蕴含了诗人的情感与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