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隔翠袖,千里梦空谷
出处:《翠筠轩十六韵为姑蔑柴生起用题》
明 · 胡应麟
仲蔚耽蓬蒿,陶公艺松菊。
何如三径中,翛然万竿绿。
掩映王猷居,蔽亏张廌屋。
夹砌澄清涟,捎檐洒飞瀑。
琤琮风乍鸣,葱茜雨新沐。
秀色分渭川,清阴散淇澳。
天寒白鹤下,日暮文鹓宿。
主人挟胡床,閒把道书读。
曳杖时科头,衔杯或坦腹。
裴李咸披襟,嵇阮互游目。
高秋横笛音,五夜洞箫曲。
嗟余罹世网,羡尔轶尘俗。
佳人隔翠袖,千里梦空谷。
将因挈枕簟,晚岁共幽独。
何如三径中,翛然万竿绿。
掩映王猷居,蔽亏张廌屋。
夹砌澄清涟,捎檐洒飞瀑。
琤琮风乍鸣,葱茜雨新沐。
秀色分渭川,清阴散淇澳。
天寒白鹤下,日暮文鹓宿。
主人挟胡床,閒把道书读。
曳杖时科头,衔杯或坦腹。
裴李咸披襟,嵇阮互游目。
高秋横笛音,五夜洞箫曲。
嗟余罹世网,羡尔轶尘俗。
佳人隔翠袖,千里梦空谷。
将因挈枕簟,晚岁共幽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竹林生活画卷。诗人胡应麟以“翠筠轩”为题,通过十六韵的诗句,展现了主人公在竹林中的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诗中首先提到两位古代隐士——仲蔚和陶渊明,他们分别以种植蓬蒿和松菊来寄托自己的隐逸情怀。接着,诗人将自己置于一个与他们相似的环境中,身处“三径”之中,周围是万竿绿竹,仿佛置身于一片幽静的世界。竹林掩映着王猷的居所,遮蔽了张廌的小屋,营造出一种隐秘而和谐的氛围。
竹林间,溪水清澈,波光粼粼,偶尔传来瀑布的轰鸣声。雨后,竹叶更加青翠欲滴,空气中弥漫着清新湿润的气息。远处的渭川和淇澳,似乎也受到了这片竹林的感染,呈现出一片秀美的景色。白鹤在寒冷的天空中飞翔,文鹓则在傍晚时分栖息在竹林之上。主人手持胡床,在竹林中阅读道书,不时地拄着拐杖,或饮酒,或坦腹,与友人畅谈。
诗中还提到了裴李、嵇康、阮籍等历史上的名士,他们在这里披襟散发,游目骋怀,共同享受着高秋的笛音和夜晚的洞箫曲。然而,诗人感慨自己身陷世俗的束缚,羡慕这种远离尘俗的生活。他梦想着能与佳人共枕竹席,共享这份幽静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隐士生活的深深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渴望解脱世俗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