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小丛林,清绝冠五岭
出处:《和黄秀才鉴空阁》
宋 · 苏轼
明月本自明,无心孰为境。
挂空如水鉴,写此山河影。
我观大瀛海,巨浸与天永。
九州居其间,无异蛇盘镜。
空水两无质,相照但耿耿。
妄云桂兔蟆,俗说皆可屏。
我游鉴空阁,缺月正凄冷。
黄子寒无衣,对月句愈警。
借君方诸泪,一沐管城颖。
谁言小丛林,清绝冠五岭。
挂空如水鉴,写此山河影。
我观大瀛海,巨浸与天永。
九州居其间,无异蛇盘镜。
空水两无质,相照但耿耿。
妄云桂兔蟆,俗说皆可屏。
我游鉴空阁,缺月正凄冷。
黄子寒无衣,对月句愈警。
借君方诸泪,一沐管城颖。
谁言小丛林,清绝冠五岭。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和黄秀才鉴空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与个人情怀。
"明月本自明,无心孰为境"两句,通过月亮的比喻,强调了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指出月光本身就很明亮,不需要其他东西来装饰它,这里也反映出了诗人超脱物外、达观自然之美的哲学思考。
"挂空如水鉴,写此山河影",则是将天地间的景色比作一面巨大的镜子,直接映射出山川河流的轮廓,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和艺术再现的追求。
接下来的"我观大瀛海,巨浸与天永。九州居其间,无异蛇盘镜",则是通过观察广阔的大海,感受到时间的永恒,以及国家(九州)的安稳与宁静,就像一面放置于山中的古老神秘的镜子一样。
在"空水两无质,相照但耿耿。妄云桂兔蟆,俗说皆可屏"中,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天地间万物的清净无为,以及对世俗之谈的超脱态度,把那些不切实际的传说和世人的闲话都视作可以屏弃的。
最后,"我游鉴空阁,缺月正凄冷。黄子寒无衣,对月句愈警。借君方诸泪,一沐管城颖。谁言小丛林,清绝冠五岭",则是诗人在游览鉴空阁时的感受,借用缺月凄冷的情景,表达了对黄子(可能指黄庭坚)的寒冷境遇的同情,以及对他才华横溢、无与伦比的赞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达观自然的哲理,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情谊和文学上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