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清流从谁蠲,浊流石之幽全文

清流从谁蠲,浊流石之幽

出处:《寄题蠲流亭
宋 · 唐士耻
乌伤仇览仙,一弓扁蠲流。
清流从谁蠲,浊流石之幽
石之幽定可,齿齿翻成忧。
君看得失珠,象罔无全牛。

拼音版原文

shāngchóulǎnxiāngōngbiǎnjuānliú

qīngliúcóngshuíjuānzhuóliúshízhīyōu

shízhīyōudìng齿chǐ齿chǐfānchéngyōu

jūnkànshīzhūxiàngwǎngquánniú

注释

乌伤:古代地名,今浙江金华一带。
仇览仙:虚构或赞美的人物,可能指有超凡能力的人。
扁蠲流:扁舟顺流而下的意象,扁舟象征着流亡或漂流。
清流:清澈的流水,比喻清明公正的事物。
浊流:浑浊的水流,暗指污浊的社会现象。
石之幽:深藏于石中的隐喻,可能指隐秘的地方或不易察觉的事物。
齿齿:形容忧虑或困扰的样子。
珠:比喻珍贵的事物或智慧。
象罔:《庄子》中虚构的神兽,象征技艺高超。
全牛:《庄子》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形容技艺纯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翻译

乌伤之地的仇览仙,一箭射穿了扁舟的流
清澈的水流该由谁洗净,浑浊的水流藏于石之深处
石中的隐秘本应平静,却引发了深深的忧虑
你能否看清得失如明珠,技艺精湛如大象无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士耻所作的《寄题蠲流亭》。诗中以乌伤(今浙江金华)的仇览仙为引子,描述了蠲流亭所在之处,清流与浊流并存,暗示了世事的复杂。"清流从谁蠲,浊流石之幽"表达了对清白之水难以完全清除污浊的感慨,而"石之幽定可,齿齿翻成忧"则进一步揭示出即使看似稳固的事物也可能隐藏忧虑。最后两句"君看得失珠,象罔无全牛",诗人借"得失"之珠和"象罔"(传说中的无眼之兽,比喻看不清事物)以及"无全牛"(庖丁解牛,形容技艺高超),寓言般地指出世间万物难有完美的视角,人生观照中应有包容与豁达。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宋诗的哲理性和深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