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笔端如与可,亦须胸次有东坡
出处:《题李仲宾竹二幅》
宋末元初 · 方回
可是笔端如与可,亦须胸次有东坡。
自从举世誇崔白,似觉无人识李颇。
自从举世誇崔白,似觉无人识李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笔端:指写作才华或技艺。与可:苏轼的字,这里代指苏轼本人。
胸次:内心,胸襟。
东坡:苏轼的号,这里指代他的风格。
自从:自打。
举世:全世界,全社会。
誇:赞美,夸奖。
崔白:唐代画家,以其画风独特著名。
似觉:似乎觉得。
无人:没有人。
识:赏识,理解。
李颇:唐代诗人,与崔白同时期,但名声相对较小。
翻译
然而如果笔下能有崔白的才情也需心中怀有东坡的豪放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题李仲宾竹二幅》。诗中作者通过对书画艺术的鉴赏,表达了自己对于书法和绘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当时文坛风云的独到见解。
“可是笔端如与可,亦须胸次有东坡。” 这两句诗强调了书法之于笔法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即便技艺高超,如无内涵,也无法达到苏轼(字东坡)那般的艺术境界。
“自从举世誇崔白,似觉无人识李颇。”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文坛评价不公的感慨。其中,“崔白”指的是唐代书法家崔羣和白行简,他们的作品在当时极受推崇;而“李颇”可能是指唐代画家李思训,诗人觉得他的才华被世人忽视。
整首诗通过对比当时名家的艺术成就与评价,反映了作者对于文坛公正和艺术真谛的深切关怀。同时,方回也借此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境界、不满于浅薄评价的艺术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