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山河想邈悠,伤残转萧索全文

山河想邈悠,伤残转萧索

出处:《题商德符华山图
元 · 虞集
昔祠云台馆,行穿御阶柏。
夕阴岚气深,重碧照行客。
独访张超谷,渐觉岩险迫。
冰生玉井头,日射仙掌侧。
岂无铁锁悬,翻身若飞鹘。
恐烦华阴令,不奈昌黎伯。
王事况有程,车马何忽忽。
流观终南山,周览天府国。
尔来十七年,欲往不再得。
山河想邈悠,伤残转萧索
摩挲商老图,彷佛希夷宅。
高哉莲华峰,白云澹秋色。

鉴赏

此诗《题商德符华山图》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首句“昔祠云台馆,行穿御阶柏”描绘了诗人曾经游览过云台馆,穿行于御阶两侧的柏树间的情景,为整幅画面铺垫了历史与自然交织的背景。

接着,“夕阴岚气深,重碧照行客”描绘了傍晚时分,山中云雾缭绕,深绿色的岚气映照着行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独访张超谷,渐觉岩险迫”则展现了诗人独自探访张超谷的过程,随着深入,感受到岩石的险峻,暗示了探索自然的艰难与挑战。

“冰生玉井头,日射仙掌侧”两句,以“玉井”和“仙掌”为喻,生动地描绘了华山的奇景,冰晶莹剔透,阳光照射在仙掌上,仿佛仙境一般。

“岂无铁锁悬,翻身若飞鹘”通过想象中的铁锁和飞翔的鹘鸟,进一步渲染了华山的险峻与壮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冒险精神的向往。

“恐烦华阴令,不奈昌黎伯”两句,借用了古代官职和地名,表达了诗人对华山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难以言表的感慨。

“王事况有程,车马何忽忽”则点明了诗人作为官员的身份,以及在公务繁忙之际,对自然美景的渴望与追寻。

“流观终南山,周览天府国”两句,将目光从华山扩展到整个终南山乃至天府之国,展现了诗人对广阔自然景观的欣赏与赞美。

“尔来十七年,欲往不再得”表达了诗人因时间流逝,未能再次亲临华山的遗憾之情。

“山河想邈悠,伤残转萧索”描绘了山河的辽阔与久远,同时流露出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忧虑。

“摩挲商老图,彷佛希夷宅”通过触摸商老的画作,仿佛置身于道家理想中的隐居之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高哉莲华峰,白云澹秋色”最后两句,以莲华峰的高耸和秋日的淡云,收束全诗,既是对华山美景的总结,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无限赞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