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出处:《登江中孤屿诗》
南北朝 · 谢灵运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的情感流露和心灵的寄托。诗人先是从江南到江北,表面上是在游历各处,但实际上是在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透露出诗人对于新的旅途和未知风景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他对那些短暂或不足以停留的景象的淡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中的“孤屿”给人的感觉是偏僻而美丽,诗人被其吸引,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脱世俗的孤独与清净。"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则是对这种孤屿周围环境的描写,云和日光交相辉映,天空和水面都显得异常清新。
然而,在这样的美景中,诗人却感慨万分,认为即便是灵动之物也不足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外在美好与内心真实之间差距的深刻体会。
接下来的"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则是诗人将自己的情怀寄托于远方的昆山之上,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归宿。最后,"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养生的认同,以及对通过这种方式来延长生命、保持健康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寄托的深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