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垂齿豁手摇杖,延客举止殊安详
出处:《罗山柴桥老尼歌》
清 · 马潜
肩舆偶憩柴桥旁,茅庵老尼面槁黄。
头垂齿豁手摇杖,延客举止殊安详。
问渠合是良家子,塞默久之纷涕泗。
君不尼询尼不言,知君欲识沧桑事。
尼生神宗最末年,阿舅总戎威北边。
夫婿翩翩美冠玉,雄才逸藻挥云烟。
犹记于归百两时,烛花溢路照旌旗。
甲第连衢田越境,家僮三百供指颐。
尔时邑号繁华窟,桥下千艘联万筏。
翠幰金鞍涨昼尘,娇丝脆竹嘈宵月。
一朝旬始莽纵横,治世王与紫薇星。
衔枚夜半登陴再,火光烛天血刃腥。
吁嗟乎狂贼凶残越千古,君若闻之泪如雨。
老瘠鲜烹解甲羹,小儿脔贮登鞍脯。
可怜尼臂断霜锋,匍匐深藏白骨丛。
偶然不死彼苍酷,家破夫亡一梦中。
迄今八十人谁识,寒无结鹑饥无食。
菀枯不敢忆从前,卅年老泪对君栻。
头垂齿豁手摇杖,延客举止殊安详。
问渠合是良家子,塞默久之纷涕泗。
君不尼询尼不言,知君欲识沧桑事。
尼生神宗最末年,阿舅总戎威北边。
夫婿翩翩美冠玉,雄才逸藻挥云烟。
犹记于归百两时,烛花溢路照旌旗。
甲第连衢田越境,家僮三百供指颐。
尔时邑号繁华窟,桥下千艘联万筏。
翠幰金鞍涨昼尘,娇丝脆竹嘈宵月。
一朝旬始莽纵横,治世王与紫薇星。
衔枚夜半登陴再,火光烛天血刃腥。
吁嗟乎狂贼凶残越千古,君若闻之泪如雨。
老瘠鲜烹解甲羹,小儿脔贮登鞍脯。
可怜尼臂断霜锋,匍匐深藏白骨丛。
偶然不死彼苍酷,家破夫亡一梦中。
迄今八十人谁识,寒无结鹑饥无食。
菀枯不敢忆从前,卅年老泪对君栻。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马潜的《罗山柴桥老尼歌》描绘了一位在战乱中幸存的老尼姑的故事。诗的开头通过肩舆、柴桥和茅庵的环境,刻画出老尼姑的朴素生活。她的外貌“面槁黄”、“头垂齿豁”,但接待客人时却“举止殊安详”,显示出内心的平静和坚韧。
老尼姑的经历颇为坎坷,她曾有过显赫的家庭背景,丈夫才华出众,婚嫁时场面盛大。然而,战乱突至,昔日繁华一夕之间化为乌有,她的家族遭受了极大的打击,自己也经历了断臂逃生的惨剧。诗中通过“狂贼凶残越千古”表达了对那段残酷历史的感慨。
老尼姑如今八十多岁,生活艰辛,无人识其往昔荣华,只能在寒风中忍饥挨饿。她对过去的记忆深藏心底,不愿提及,只有那三十年的老泪,诉说着她的沧桑经历。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老尼姑命运的描绘,展现了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深深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