芰制荷纫未絮衣,溪船信宿自堪归
出处:《次韵俞如问旅思送之游松江》
宋末元初 · 方回
芰制荷纫未絮衣,溪船信宿自堪归。
倚门尚尔嗟行役,抱瓮元来久息机。
江阔天遥鸿雁断,日斜岁暮稻粱稀。
芋炉有地煨风雪,骨肉团栾夜共围。
倚门尚尔嗟行役,抱瓮元来久息机。
江阔天遥鸿雁断,日斜岁暮稻粱稀。
芋炉有地煨风雪,骨肉团栾夜共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芰制荷纫:细葛和荷叶编织。信宿:两晚。
行役:旅途劳顿。
抱瓮:抱着水瓮。
息机:远离尘世纷扰。
鸿雁断:大雁消失。
稻粱稀:稻谷稀疏。
芋炉:芋头炉火。
团栾:团聚。
翻译
还未缝制出细葛和荷叶制成的衣物,小溪上的船停泊两晚,足够回家。倚着门还在感叹旅途劳顿,抱着水瓮原本就已远离尘世的纷扰。
江面宽广,天空遥远,大雁消失在天际,夕阳西下,年终岁末,稻谷稀疏。
在炉火旁用芋头烹饪抵御风雪,家人团聚,夜晚围坐在一起共享温暖。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次韵俞如问旅思送之游松江》。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旅途怀念与生活艰辛的诗作。
"芰制荷纫未絮衣"一句,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农妇忙于制作冬衣的情景,通过“芰”这一植物形象,传递出寒冷的季节感和生活的艰辛。"溪船信宿自堪归"则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旅居情怀,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倚门尚尔嗟行役"中,“嗟”字表现出一种叹息的情绪,传递出诗人对于行役劳作之苦难以释怀的心境。"抱瓮元来久息机"则透露出诗人对安逸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江阔天遥鸿雁断"一句,以辽阔的江景与远去的大雁,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与时光流逝之感。"日斜岁暮稻粱稀"则通过对日落和农作物收成的描写,反映出季节更替带来的生活压力。
最后两句"芋炉有地煨风雪,骨肉团栾夜共围",诗人以具体景象传递了在严寒中取暖的情形,以及与家人共享温暖的美好时光。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平凡而温馨生活的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的旅途感慨,也反映了他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与情感色彩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