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前餐果核,长树与楼头
出处:《夜泊嘉会楼》
明 · 湛若水
十年两系艇,几度还登楼。
楼前餐果核,长树与楼头。
日午下疏阴,横塘门径幽。
彼树乃如此,令人生百忧。
废兴递相寻,今古共悠悠。
寂寞孤舟夜,潇条虚柝秋。
满天灿星月,渺渺银河收。
哲人嘉会地,不废长江流。
楼前餐果核,长树与楼头。
日午下疏阴,横塘门径幽。
彼树乃如此,令人生百忧。
废兴递相寻,今古共悠悠。
寂寞孤舟夜,潇条虚柝秋。
满天灿星月,渺渺银河收。
哲人嘉会地,不废长江流。
鉴赏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夜泊嘉会楼》描绘了诗人多次在嘉会楼驻足的感慨。首联“十年两系艇,几度还登楼”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十年间多次乘船而来,登楼眺望,流露出对岁月的怀念和对过往的追忆。
颔联“楼前餐果核,长树与楼头”通过日常细节——楼前吃果核,旁边的老树见证了诗人多次的登楼,展现了生活的平凡与楼头景色的长久不变,寓含着物是人非的感叹。
颈联“日午下疏阴,横塘门径幽”描绘了中午时分楼前的宁静,横塘小路显得格外幽深,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静寂的氛围。
尾联“寂寞孤舟夜,潇条虚柝秋”以夜晚的孤舟和秋天的空寂鼓楼声,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事变迁的思考。“满天灿星月,渺渺银河收”则借星空的壮丽,寄寓人生的无常与宇宙的永恒。
最后,“哲人嘉会地,不废长江流”以嘉会之地的永恒和长江的流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哲理的领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湛若水诗歌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