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归老夫,命为雄雌
出处:《幼妇篇》
明 · 黎遂球
幼妇皎然,年当艳时。
眼若秋水,面凝寒脂。
于归老夫,命为雄雌。
情乃不属,义安可离。
不如齐女,迟归愆期。
啧啧来卿,报雠名垂。
木兰从军,身等男儿。
缇萦感慨,为帝者师。
束发事夫,更欲何为。
寂寂当窗,扎扎鸣机。
织成大布,以禦寒威。
三丈作被,馀裁为衣。
非无刺绣,锦组光辉。
非无杂佩,纫袭兰芝。
色既匪尚,幽嘿自持。
淑顺终老,何求人知。
虽无人知,安畅以怡。
眼若秋水,面凝寒脂。
于归老夫,命为雄雌。
情乃不属,义安可离。
不如齐女,迟归愆期。
啧啧来卿,报雠名垂。
木兰从军,身等男儿。
缇萦感慨,为帝者师。
束发事夫,更欲何为。
寂寂当窗,扎扎鸣机。
织成大布,以禦寒威。
三丈作被,馀裁为衣。
非无刺绣,锦组光辉。
非无杂佩,纫袭兰芝。
色既匪尚,幽嘿自持。
淑顺终老,何求人知。
虽无人知,安畅以怡。
鉴赏
这首《幼妇篇》由明代诗人黎遂球所作,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在婚姻与自我追求之间的挣扎与抉择。
开篇以“幼妇皎然,年当艳时”描绘了女子的美貌与青春,接着“眼若秋水,面凝寒脂”进一步刻画其清冷脱俗的气质。随后,“于归老夫,命为雄雌”揭示了女子嫁给了年长的丈夫,命运似乎被安排为女性角色,但内心的情感与身份认同却并不相符。“情乃不属,义安可离”表达了她对情感归属的渴望与对传统礼义的矛盾。
“不如齐女,迟归愆期”通过对比齐女的故事,暗示了女子对于婚姻的不满与对自由的向往。“啧啧来卿,报雠名垂”则可能指女子寻求复仇或追求个人价值,展现其独立自主的一面。“木兰从军,身等男儿”、“缇萦感慨,为帝者师”引用历史典故,赞扬女子的勇敢与智慧。“束发事夫,更欲何为”表达了女子在婚姻生活中的困惑与挣扎。
后文“寂寂当窗,扎扎鸣机”描绘了女子在家中劳作的场景,体现了她的勤劳与独立。“织成大布,以禦寒威”、“三丈作被,馀裁为衣”展现了女子的实用主义与生活智慧。“非无刺绣,锦组光辉”、“非无杂佩,纫袭兰芝”则暗示了她对美的追求与对传统技艺的尊重。“色既匪尚,幽嘿自持”表明女子内心的坚定与独立。“淑顺终老,何求人知”表达了她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个人价值的坚守。“虽无人知,安畅以怡”则总结了女子在孤独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幼妇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子在传统社会背景下对自我价值、情感归属和独立自主的深刻思考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