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陵朱阿游,请剑诛佞臣
出处:《读史有感十二首》
明 · 王世贞
平陵朱阿游,请剑诛佞臣。
天怒再为折,殿槛不复新。
优游平津邸,笑谓薛赣君。
小生欲相吏,而我岂其人。
所效苟不雠,遂掷国士身。
是以达节者,千秋恒自伸。
天怒再为折,殿槛不复新。
优游平津邸,笑谓薛赣君。
小生欲相吏,而我岂其人。
所效苟不雠,遂掷国士身。
是以达节者,千秋恒自伸。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读史有感十二首》中的第十一首,主题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忠诚节操的思考。诗人以平陵朱阿游的形象入手,他意欲拔剑除奸佞,但命运多舛,他的努力并未改变朝廷的腐败。他在平津邸的悠闲生活中,与薛赣君交谈,表示自己不愿涉足官场,除非能实现理想,否则宁可保持高尚节操,即使牺牲自己的仕途。
诗中“天怒再为折,殿槛不复新”描绘了朱阿游的壮志未酬,暗示了他的挫折和无奈。“优游平津邸”则展示了他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笑谓薛赣君”中的“笑”字,既有自嘲,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的讽刺。
最后,诗人强调真正的节义之士,他们的精神将在历史长河中永垂不朽,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那些坚持原则的人的敬仰。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寓言式地探讨了忠诚与个人选择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