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衡门之下可栖迟,且抱遗经住海涯全文

衡门之下可栖迟,且抱遗经住海涯

出处:《寄鹤年
元末明初 · 戴良
衡门之下可栖迟,且抱遗经住海涯
东汉已编《高士传》,西方仍诵美人诗。
衰年避地方蓬转,故国伤心忽黍离。
天末秋风正萧瑟,一鸿声彻暮云悲。

拼音版原文

héngménzhīxiàchíqiěbàojīngzhùhǎi

dōnghànbiāngāoshìchuán》,西fāngréngsòngměirénshī

shuāiniánfāngpéngzhuǎnguóshāngxīnshǔ

tiānqiūfēngzhèngxiāo鸿hóngshēngchèyúnbēi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偏远海边的简陋居所中,坚守学术,追忆往昔的时代和远方的故国之情。首句“衡门之下可栖迟”表达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满足,以及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他选择居住在海边,远离尘嚣,怀抱古籍,体现了其高尚的精神追求。

第二句“东汉已编《高士传》”暗示了诗人对古代贤人逸士的敬仰,而“西方仍诵美人诗”则可能暗指他对美好文学的热爱,尤其是女性诗人的作品,这反映了诗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衰年避地方蓬转”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寓含着漂泊不定的无奈与沧桑。“故国伤心忽黍离”则直接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以及物是人非的哀愁,用“黍离”典故表达了对亡国之痛的感慨。

尾联“天末秋风正萧瑟,一鸿声彻暮云悲”以景结情,通过秋风的凄凉和孤鸿的哀鸣,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寄托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感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戴良作为元末明初文人学者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