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虽下邑,良宰有清威
出处:《南中县令》
唐 · 裴说
寂寥虽下邑,良宰有清威。
苦节长如病,为官岂肯肥。
山多村地狭,水浅客舟稀。
上国搜贤急,陶公早晚归。
苦节长如病,为官岂肯肥。
山多村地狭,水浅客舟稀。
上国搜贤急,陶公早晚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寂寥:寂静、偏僻。下邑:偏远的城镇。
良宰:优秀的官员。
清威:清明的威严。
苦节:坚守节操。
病:比喻艰难困苦。
岂:怎么。
肯:愿意。
山多:山区众多。
村地狭:村庄土地狭窄。
水浅:河流浅。
客舟稀:过往船只少。
上国:京都。
搜贤:寻找贤才。
急:急切。
陶公:指陶渊明。
早晚:迟早。
归:回归。
翻译
尽管这里显得寂静而偏远,优秀的官员依然保持着清明的威严。他坚守节操如同疾病缠身,担任官职怎能让自己贪图享乐?
山区环绕,村庄土地狭窄,河流浅薄,过往的船只稀少。
朝廷正在急切寻找贤才,陶渊明这样的人何时能被召回京都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清官在偏远地区任职的情景,通过寂寥的环境和良宰的形象,表现了他清正廉洁、不贪图私利的品格。"苦节长如病"表明他对待自己严苛到了近似于疾病的程度,以此来保持自己的清白。此外,诗中的自然景观也烘托出一种偏僻与静谧的氛围。
诗中还透露出一种期待,即希望像陶淵明这样的贤能之士能够早日归来,为国家所用。这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理想官员的向往,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的渴求和急迫的心态。整首诗通过对官员操守与环境氛围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理想中的政治生态和个人品行的追求。